中青在线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2010年5月27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宁波大红鹰学院
2010-05-27
    

    ★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全国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领域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基地

    [学院简介]

    宁波大红鹰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校。学校本部地处国际港口城市、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波;新校区坐落于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南翼的宁波杭州湾新区。

    学校总占地面积1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校园布局大气,环境优雅,教学设施完善,教育功能齐全。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650万元,馆藏各类图书130余万册;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50个,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35个。

    学校设有信息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人文学院、基础学院、软件学院、高职学院、社科部、公共体育部等九院二部共46个本、专科专业;另设国际教育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自学考试学院等教学机构。

    目前,学校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教授担任校长,同时拥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占31%,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36%;全日制在校大学生13000余人。

    学校以全日制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立足浙江,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侧重面向信息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格局;积极推进质量工程建设,突出人才培养的技术应用和工程实践特色,努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能并重”的办学理念,坚持“百折不挠、超越自我、不断追求崇高目标”的大红鹰教育精神,坚持为区域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宗旨,以“自信、专注”为校训,以特色建设和内涵发展为重点,致力于建设一所国内一流的、在改革创新上具有示范价值的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

    [优势推介]

    地域优势

    Δ学校所在地宁波属副省级城市,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全国最容易就业城市”之一,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在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中排名前10,未来数年宁波将成为东北亚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浙江省对外开放窗口。

    Δ新校区地处宁波杭州湾新区,依傍世界第一长的跨海大桥——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杭州湾新区定位为国家统筹协调发展的先行区、长三角亚太国际门户的重要节点区、浙江省现代产业基地和宁波大都市北部综合性新城区,在主导产业上将重点发展以低碳经济为特色、以高新技术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金融、物流等服务业,未来这里将成为一座宜居宜商宜业的高品质国际化现代城市。

    就业优势

    Δ自2005年以来,学校大力推行职业指导师制度,有专职的职业指导师队伍,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职业指导服务。

    Δ学校有完善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工作网络,与许多品牌企业、事业单位建有良好就业合作关系,多渠道为毕业生推荐就业。

    Δ学校全面实施“双证书”制度,建立多个职业资格鉴定站,学生在校内可直接参加40多种职业资格考证,涵盖全院所有专业。

    Δ学校内建有2000平米的“大学生创业园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直接参与研发、生产、经营和创业创新活动。

    Δ学校建立多种模式的校企合作办学动力机制和多元紧密、双赢长效的校企合作办学格局,校内建有实验、实训基地150个,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基地135个。2009年度有多项校企合作获省市优秀案例,其中汽修、园林专业校企合作的改革与实践案例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宁波市高校十大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

    Δ学校每年在校内举办应届毕业生现场招聘会,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平台。

    Δ历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95%以上的毕业生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生年薪平均水平在浙江省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专业优势

    Δ2009年,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网络招聘会人才需求信息的汇总和分析,职位需求排在前十位的专业分别是:管理类、电子信息类、经济学类、机械类、外语类、土建类、医学类、法学类、交通运输类、化工与制药类。我校所设的12个本科专业均名列其中、有19个专科专业也是就业大热门。

    Δ学校现有省市级重点专业10个,省级精品课程12门,历年累计荣获省、市级教学成果奖26项。

    人才培养优势

    Δ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

    Δ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积极实施以“明德、博雅”为目标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创新开办大学生创业班、国学班、女子班、管理班等特色创新班,着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应用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Δ近三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共有70余个奖项200余人次获得省市级表彰;在文体科技活动竞赛中,共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52项、市级93项。

    Δ学校构建了完善的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如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研究室、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等,给予学生全程关爱。

    师资优势

    Δ学校以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先进教育理念和奉献精神的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为核心,积极打造科研和应用型教学团队。目前已有多个省市级教学团队,满足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学校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Δ学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均由教授、博士生担纲,教师整体素质高、专业能力强、业务过硬,治学严谨,善教乐教。

    Δ学校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以建设一流民办本科院校为目标,全面启动“人才高地建设行动计划”工程,计划两年内再引进30名教授和博士,使教授规模达到100名以上。

    校园文化优势

    Δ学校注重发挥文化育人作用,致力于建设体现自身特质的大学校园文化。构建以“百折不挠、超越自我、不断追求崇高目标”的大红鹰教育精神和校训“自信、专注”为内涵的校园文化建设格局,形成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为主体,以技能节、管理节、英语节、电脑节、人文之光等各分院特色活动为支撑,以新生节、大型文艺晚会、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为辐射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

    Δ各种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目前有校级社团30余个,各分院建有社团80余个,社团成员约5000人。

    Δ2009年以来,我院共有50余项校园文化活动获得省市表彰,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个人和集体。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创新、创业创新活动已成为学院品牌活动,多次荣获省市表彰。

    学校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学院路

    邮编:315175

    招生热线:0574-88052238/88052239

    传真:0574-88052238

    联系人:叶老师 任老师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北京中青在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中青公益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