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加入收藏 | 检索 | 广告
中青论坛 | 订报 | 投稿
中国青年报图形版
新闻回顾 新闻检索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61
邮发代号 1-9
2010年5月27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2010全国高等院校报考指南

不要盲目跟着兴趣选专业

本报记者 方奕晗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5-27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有时候,这句“真理”却不那么灵验。

    近日,某第三方调查机构公布了一项对近两万名2009级本科新生的调查称,只有44%的人满意自己就读的专业;在第一志愿录取的新生中,这一比例也不高,仅有57%。在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的人当中,33%是自己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的专业,16%是和父母共同选择的。调查还发现,生物科学、环保类和计算机类专业的满意度最低。

    可见,浅尝辄止的兴趣爱好和实打实的专业训练之间,确实存在不小的落差——爱玩电脑游戏并不意味着真的对计算机专业感兴趣,喜欢小猫小狗也不一定适合学习生物科学。因此,即便是遵从一时兴趣选定了大学专业,也可能在几年之后恍然大悟,原来这并不适合自己。

    那么,作为高三考生,究竟该不该按照自己的兴趣填报志愿呢?

    无数人在功成名就之后都有这样的感叹:兴趣永远是第一位的。一个人步入职场打拼,一方面是为了生存,另一方面更是要寻求快乐,这种体验无法取代。被迫学习一个毫无兴趣的专业,将来从事一份自己不喜欢的职业,或者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去做某件事,这是非常可悲的——不仅很难做到完全投入,而且自身的专业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也不会太强,就业竞争力就很难提高。

    现在的父母和老师在帮助孩子报志愿时,都很尊重孩子,强调以兴趣为出发点来选择专业,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兴趣”究竟是什么,其实是一个更值得探讨的深层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业余爱好并不等于职业兴趣。选专业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选职业,而职业具有稳定性,因此,长远的职业规划和高考志愿填报不能只跟着一时的兴趣走。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人才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主任肖鸣政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兴趣有表面兴趣和实质兴趣之分。表面兴趣是对于某一专业或者方向有粗略认识之后所产生的兴趣,但对其学习方法和研究课程并没有深入了解。很多人误以为表面兴趣就是实质兴趣,从而忽视了基于专业本身的深刻、全面的认识。

    从心理学角度,我们或许可以更清晰地分析这个问题。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他的个性一样,是基本保持不变的。作为描述人格的方法之一,兴趣是个体和职业匹配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有职业测评专家把人的兴趣分为相对稳定的九大类,分别是:喜欢使用工具、喜欢感性创造、喜欢表现自己、喜欢控制和影响别人、喜欢帮助别人、喜欢计划与细节、喜欢挑战和冒险、喜欢与人打交道、喜欢钻研思考。

    至于人们平时所谓的着迷于历史或者数学,能修理自行车,擅长拆卸半导体之后再装回去,喜欢画画或者写一手好文章等等爱好,不过是这九大类兴趣的具体体现罢了。这些爱好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就像我认识的一个人,前些日子还痴迷于摄影,这几天又开始尝试着画起油画来了—但不变的是他的兴趣:喜欢感性创造。

    因此在探索兴趣的过程中,不妨判断一下:我是个喜欢与人交往的人,还是更愿意关起门来自己独立完成某件事?我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还是随心所欲大大咧咧?我是不是喜欢制定计划?是不是更注重细节?我是喜欢和大家保持一致,还是更追求与众不同?我更喜欢考虑抽象问题,还是更喜欢亲自动手实践?

    ……

    总而言之,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家长必须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在这个前提之下,试着和孩子一起找到他稳定的兴趣所在,并对目标专业进行深入了解,最终确定最匹配的专业方向。

    这个填报志愿的过程,其实也是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并帮助他探索自我的过程。而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应该是基于自我了解所得出的判断,而非一时喜好。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广告服务 | 建网服务 | About Us | 中青在线声明 | 媒体公约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广告发布支持
中青在线已获得从事登载新闻业务、互联网教育信息服务、网络广告经营、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京ICP证010507号,商标注册证
频道导航: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影视|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