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5月28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大学生村官·综合新闻
女记者张俊兰:

13年18次进凉山扶贫助学

新华社记者 徐岳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5-28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25日,《天津日报》社女记者张俊兰和同事们一起,再一次踏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土地,将筹集到的善款、体育用品和文具,送到希望小学的孩子们手中。这已经是在13年的时间内,张俊兰第18次走进凉山从事扶贫助学工作。

    1997年,张俊兰参加“中国百名记者志愿扶贫团”采访凉山,她亲眼看到这里的孩子们为了上学,上山砍柴换钱,攒下鸡蛋换钱,交口粮充当书本费。“当时心痛的感觉无法表达,采访的一路几乎都在掉眼泪。”张俊兰从凉山返回天津以后,把自己全部感情都集中在采写报道上。系列报道“凉山纪行”在社会上引起反响,一些读到报道的群众将平时省下的钱款寄往报社,希望能够帮助这些孩子。

    张俊兰与报社商议,决定用16.7万多元的善款在凉山建一座希望小学。1998年8月,一座崭新的校舍矗立在凉山布拖县亚河村海拔2800米的山地上,300多个穷苦的凉山彝族孩子终于告别了昔日四面透风、随时可能倒塌的教室,坐在了温暖明亮的教室里。那一刻,张俊兰永远忘不掉,“看到孩子们第一次开心地笑了,我却哭了。”

    此后,张俊兰一次又一次走进凉山,为西昌学院、凉山民族中学等一批又一批学生送上奖助学金,为布拖、金阳、昭觉、喜德等许多县的孤儿和老人送上扶贫资金和物资。她受各界委托兴建了3所希望小学,把海外慈善家引进凉山,在4所院校设立了奖助学金,建立了24个孤儿班,帮助1200多名学龄孤儿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从2005年秋开始,张俊兰在凉山筹建孤儿班,收纳学龄孤儿成为寄宿制学生。她每年要入户寻访大量孤儿,不但路途遥远、分散,还会经常遇到飞石、塌方、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各种险情。“帮一个,是一个”,张俊兰想趁着自己还没有老,多走一些路、多做一些事,“我在这里承担了父母的责任,没有父母会放弃自己的孩子,我也不会放弃他们。”

    2005年秋天,张俊兰的母亲患膀胱癌晚期,张俊兰白天守护母亲,晚上熬夜给慈善家写信,讲述关于在凉山建立孤儿班的可行性方案,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眠。2009年,为了扩建孤儿班,张俊兰在右脚骨折持续卧床两个多月刚刚可以下床活动的情况下,重新踏上凉山路。在走访孤儿及其监护人的山路上,张俊兰由于体力不支又一次病倒了。目前,凉山最贫困的3个县已经建了24个孤儿班,接纳1200多个学龄孤儿成为寄宿制学生。

    扶贫助学13年来,张俊兰始终恪守三个不可动摇的原则:一是在实施每一个扶贫助学方案、动用每一笔捐款的过程中,都要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协助下亲力亲为,不委托中间环节。张俊兰说:“不允许自己有一笔善款或一分钱用之不当,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每一分善款的分量和意义,它们是捐赠者勤劳节俭而来,凝结了对别人苦难感同身受的情怀,寄托了拯救别人于危难绝望之中的期盼。”二是每一笔捐赠,无论多和少,都必须有受助者给捐助者的亲笔签收单;数额较大的善款,还必有受助者在领受现场的照片或录像;同时,还提供资料介绍受助者的处境或生活、求学的故事,比如受助贫困生写的自传、记者的采访记录等。张俊兰说,“我们让所有参与凉山助学的读者和慈善家看到,他们所奉献的每一分钱都用在了最需要的地方。”三是不许地方政府部门和乡村农牧民为了接待自己而宰杀牲畜;在凉山工作期间吃饭、住宿均是自费,不由地方招待;用餐不浪费一粒粮、一棵菜。“面对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凉山彝族同胞,我感到每浪费一分钱都是有罪的。但彝族同胞十分好客,大肆宰杀猪牛羊鸡招待贵客成为习俗,而牲畜又是凉山当地人最宝贵的财富……”

    据新华社天津5月27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