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加入收藏 | 检索 | 广告
中青论坛 | 订报 | 投稿
中国青年报图形版
新闻回顾 新闻检索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61
邮发代号 1-9
2010年5月30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新闻
辅导员风采

李娜:与学生一起长大

本报记者 张国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5-30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李娜是在大四那年当上新生辅导员的,顶多算个学姐,可学生们当时客气地喊她“李老师”。等到这些学生升入大四而李娜成了一名“年轻的老辅导员”时,学生对她的称呼已变成了“娜姐”。

    从“李老师”到“娜老师”再到“娜姐”,发生在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这名辅导员身上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她带过的第一届学生高珊就注意到,2005年第一次带新生军训时,李娜憋着劲儿很想让自家连队争个先、评个优,而今天,她的想法变得平和了许多:让每个学生都通过军训,在状态上得到调整。

    2005级新生入学报到时,“李老师”留给高珊的第一印象不能说太好,至少是不够完美。她发现,李娜在迎新现场不停地嚼着口香糖,在公共场合,这是对人“不够尊重”的表现。

    此后,高珊常在不同场合见到嚼着口香糖的李娜。后来她做了学生干部,跟“娜老师”逐渐熟悉起来,某次不经意地提出了这个问题。令高珊没想到的是,此后再没见到李娜嚼口香糖。她戒了。

    “她拿学生的话当话,就是这些细微的事情,让学生很喜欢。”高珊说。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邢丽芳是李娜的直接上司,但她讲不出这名下属做过的任何“大事”。“李娜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她解释说,这是辅导员的常态。

    与其他同行一样,李娜的工作职责包括学生的党团组织建设、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奖学金评审等。工作中的一大难点是不确定性,南开所有辅导员的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让学生和家长在任何时间、因任何事情都能联系上。

    做辅导员第一天,李娜就体会到了这种工作特点。一名四川籍新生在入学体检时查出重病,随后接受手术。李娜几乎每天都去医院给这名新生送饭,还在家里试着做川菜。而这个挺会照顾人的“李老师”,其实当时还在读大四,忙着写作业忙着规划将来,同样有着学生时代的苦恼。

    她也只比学生们大3岁,这是入学很久以后,学生们才逐渐意识到的。于是他们不再喊她“李老师”。

    南开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杨克欣告诉记者,该校辅导员的平均年龄为29岁,近30%在25岁以下。“像李娜一样,有些辅导员自己也面临着成长的问题。”

    李娜有本“辅导员札记”。从2006年开始,她每周给所带的班级写一篇札记,累计已有12万字。

    札记的名字是她取的,读起来挺严肃——《师生·师声》,不过正文却是轻松幽默的。每篇札记都在学生中传阅,上面点评了他们每周的动态,也会提醒近期的注意事项。很多事情比如转专业的安排都是学院网站上发过通知的,但李娜写得“很好玩儿”,让大家觉得她还没有“out”(过时)。

    一年级,“心的交流——相约星期一”;二年级,“崭新的生活——优秀是一种习惯”;三年级,“思?存——我以我的方式存在”;毕业班年级,“志存高远——就业贴心手册”。这是李娜不同时期使用的标题。札记记下学生的成长,也记下辅导员的成长。

    “她很少说教,她是通过跟学生打成一片来影响学生。”高珊说。

    李娜的学生很多。很多学生即使毕业,或是转到其他专业,也与她保持联系,找她倾诉。正在国外留学的刘振帅就是其中之一。

    大学期间,刘振帅曾被评为“天津市十佳大学生”之一,是校内外不少国际活动场合“趾高气扬的小翻译”。刚入南开时,刘振帅英语口语不错,但缺乏明确的奋斗方向,主持、演讲、学生工作、社团活动,每项都想尝试,有些焦躁和失落。

    李娜与刘振帅深入交流后,帮他确定了做同声传译的方向,经常推荐他去参加锻炼口语的活动,如做双语主持、参加英语演讲比赛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广西学生秦双华是个要强的女孩,尽管读书的学费和生活费让她背上了债务,但她不愿白白领取学校的助学金。为了既能帮助秦双华,又照顾到她的感受,李娜为她安排了勤工助学的岗位,让她体面地缓解了经济压力。秦双华后来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很多时候,李娜发现自己是和这些学生一起成长的。2008年,她的父亲一度病重,需要马上入院手术。她匆匆去了医院,手机落在办公室里。第二天一早,她拿起手机,竟发现未读短信有101条。

    都是学生发的。“娜姐,你一定要记住,我们一直跟你在一起”;“娜老师,有时间我去办公室给你讲个笑话逗你开心吧”……

    李娜少有愁容,微笑是她的标签。有一年生日,她收到了全年级每个学生的祝福。学生从网上查到她的生日,每人给她写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出现最多的是“笑”字。学生们认为,这是李娜给人的最深印象。无论是找她办事,还是路上偶遇,李娜总带给他们微笑,支持的、会心的、肯定的……

    “说实话,这点我挺意外的,因为笑容是自然流露的,自己没有刻意,更没有多想这一点点细节会被学生观察到,被那么多学生共同捕捉到,甚至让学生觉得被我影响了。”李娜说。

    她说:“我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有生活中的琐事、烦心事,但我始终觉得,当辅导员‘遭遇’学生,你就不仅仅是一个人,而应该是一种状态,一种心态,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于未来的憧憬,一种他们成长的标本,一种气场。”

    高珊挺佩服李娜。大学毕业后,她也留校做了一名辅导员。当时她的另一个选择是保送研究生。她去请教李娜。李娜首先告诉她,做辅导员很清苦,接着又说,但这份工作很单纯,你能真正帮助一个人,并看着他从大一成长到大四,这种东西是你在其他地方体会不到的。

    李娜今年27岁,做了5年辅导员,学生中有3人成了她的同行。

    本报天津5月28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广告服务 | 建网服务 | About Us | 中青在线声明 | 媒体公约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广告发布支持
中青在线已获得从事登载新闻业务、互联网教育信息服务、网络广告经营、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京ICP证010507号,商标注册证
频道导航: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影视|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