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加入收藏 | 检索 | 广告
中青论坛 | 订报 | 投稿
中国青年报图形版
新闻回顾 新闻检索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61
邮发代号 1-9
2010年5月30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新闻
中央新闻单位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寻根西柏坡

山路变迁中的庞家铺人

本报记者 王聪聪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5-30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5月25日,“寻根西柏坡”的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分赴河北省平山县各个村镇参观学习、体验生活,我们五组的11个人仿佛坐着“过山车”到了下槐镇庞家铺村。

    和“临时房东”焦雪平说起山路十八盘,他笑呵呵地告诉我,他和大儿子焦军玉都是修路的,十天半月才回家一趟,“这次回来可巧碰上你们。”

    “要想富,先修路。”焦雪平见证了路给山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原来村里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几年前,村村通工程修到庞家铺村,全村老小能干活儿的全参加了,家家户户用小推车运水泥,三四天功夫路就修好了。

    路通了,车来的就多了,乡亲们的生活也方便了。焦雪平说,“比如卖猪,原来都得用自行车驮着,骑三四十公里山路到县城,现在有人直接到村里来收猪了。”

    这个540多口人的小山村,外出打工的青壮年越来越多,女人留在家里忙活地里的活儿。

    2004年,焦军玉从河北交通学校毕业后,也干起了建筑。父子两代都修路,修路的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焦军玉上学时学的机械父亲还都没听说过,而现在那些摊铺机、灰土搅拌机等大型机械在山村已屡见不鲜。

    “早先修路时,一条38公里的柏油路要修3年,现在顶多用一年就修完了。”最让焦雪平自豪的是,去年他们工程队修西柏坡到平山县城的路,提前了一年半完工,还得到了上级嘉奖。

    “现在别说去平山县城,就是去省会石家庄,什么时候想去就能去了。”焦军玉结婚时,家具就是从石家庄买的。现在夫妻两个人买衣服甚至做个头发,都要去县城。

    村里这几年跑石材运输的都赚钱了,焦军玉也准备买个车跑运输,过两年去县城买套房子,“主要是为了女儿,县城的教育比村里要好得多,她将来肯定要走出我们这山沟沟,去北京,去更远的地方。”

    本报河北平山5月29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广告服务 | 建网服务 | About Us | 中青在线声明 | 媒体公约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广告发布支持
中青在线已获得从事登载新闻业务、互联网教育信息服务、网络广告经营、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京ICP证010507号,商标注册证
频道导航: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影视|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