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6月1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阅读周刊

读书与功业不必相连

杨志强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6-01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小时侯没电视,功课浅,放学后百无聊赖,唯有读书。幸亏家里旧书多,有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和王云五主编的《万有文库》。到读得差不多时,便常逃学到离校不远的图书馆找书看。回想起来,我得庆幸明悟初开时在新文学和好些西学旧学的读本里泡浸过。可惜都水过鸭背,记住的只有曹禺在《日出》里的那句“太阳出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我很早就明白,读书与功业是不必相连的,因此事事关心,只求心安理得。

    我是学画的,心神也一向只在博物馆和故纸堆里打转,“文革”却令我惊愕。那时我未满二十,满肚惶惑,两年内把《马列全集》读了一半,不禁戚戚,想写点什么,于是大祸临头。先是身陷囹圄,后是戴现行反革命帽子送农场改造。白天是苦役般的劳作,还有无日无之的游街批斗。能让你觉得还像个人的,只剩下夜深人静时和书相对的时刻。我开始读《资本论》,有些章节要读十多遍才明白,我每读完一章便用自己的话写下大意。经此一逼,书的要点便了然于胸。就这样,我花了三年读通了这两部书。读完只觉一片清明,学会了像这两部书那样思索,仿佛便能俯瞰这大千世界。还和我小时所读的书浑然一体,成了一种气场。有这气场包裹,书呆子即使倒霉一辈子,也还是可以坦然一笑的。自忖那是二十世纪以前,理性的巅峰之作,论深度和彻底,无书能出其右。后来我读得更多,便知20世纪的欧洲思想巨匠,许多都是在这基点上往前走的。我也得老实承认,后来读什么都容易,只因有这两部书做底子。

    我是带着许多窘惑到外头去的,后来碰上更多的窘惑,也在重重窘惑中读了许多年。我深知,我们的时代是昔间人们推崇至备的理性充分暴露出其弱点的时代。启蒙时代标榜的理性无法回答我们面对的历史和现实。叔本华和尼采便是20世纪初先知式的人物,后面跟着一大串如海德格尔、福柯等响当当的名字。对旧理性作重新检讨的学派纷纷出现。索绪尔他们是从“概念到底有多少客观性”这关键问号起,开始了结构主义学派的近大半个世纪的思索长征。其后名家辈出,读拉康、列维·史特劳斯的书,令我更明白我们周遭的世界,包括一己的“自我”是怎么形成的。埃柯的《玫瑰的名字》虽是一本近乎侦探小说的软读物,个中包含的思维旨趣,教我们充分领略到现代有识之人谈真理和真相,真要比福尔摩斯时代平实和可信得多。而佛洛伊德和荣格等则试图从人类的深层意识去发现意识的根和艺术之源。我还记得初读荣格《人类及其象征》时感到的震撼。这本书回答了我对自己、对人性及现代艺术新潮的窘惑。读他更多的书,很自然便启发我读了更多神话学研究的专著。这些对我来说都不是空论:要理清我们周遭的一切文化现象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又是怎么走过来的,要懂得我们这时代的音乐和美术甚至电影,甚至周遭的每个人物,若没有这些学问做底子,便寸步难行。

    人读得愈多,心底便愈清明。如今,我还有许多窘惑,还仍在读。高更有幅传世名画,题名“我们从哪儿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儿去?”我猜,如果说世界是一本大书,我们读过的书,其实都包含在这大书里,都围绕着这问题互相对话。人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即使读一辈子,也只不过向理解这问题靠近些许。谁也不知死后如何,但愿到合上眼睛时有如行毕业礼,不管懂了多少,唯一能告慰的是已尽微力。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