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珍:“迷途天使”的守护者
纪珍是一位少年法庭庭长,给她写信的正是一个个曾因“走了弯路”与她结识,又在她的“搀扶下”走上正途的孩子。自1999年任职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法院以来,纪珍在少年法庭审判领域工作十余年,已经不记得和多少个孩子打过交道了。“不论他们犯了什么错,在我眼里都是本质善良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天使。”纪珍说。
审判中,纪珍先后提出了“缓刑听证”、“圆桌审判”、“召回感化”等多种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审判,要用温和、人性化的方式对待。这些孩子只是一时迷了路,只要你和他们真诚沟通,他们都很懂事。”
不久前,昆山法院收到了一封来自安徽省凤阳县石门山农业中学的感谢信,信中对一名叫宋加宝的青年救助贫困学生的行为大加赞赏,而宋加宝,正是纪珍“挽救”过的“走了弯路”的孩子之一。
3年前,祖籍安徽凤阳、当时还未满18周岁的宋加宝因犯抢夺罪,被昆山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负责这一案件的正是纪珍。回到家乡的宋加宝心理压力非常大,经常在家一呆就是好几天,关着门谁也不肯见。“考虑到在办案过程中他对我还是比较信任的,我就答应他的父母试着开导他。”
起初,纪珍坚持每周给宋加宝打一个电话,主动和他聊天、谈心。纪珍坦言:“小宋对我的询问刚开始表现得非常抵触。有时候问他几句话,他只回答一两个字。或者哪一句话伤害到他的自尊心,他会突然就挂断电话。”
这样的情形在僵持了数月之后,终于有一天宋加宝小心地说出了心里话:“阿姨,我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我不想过现在的生活。”一股信任的暖流流过纪珍心间,她鼓励他在当地找份工作,先从工作中重新融入社会。
几个星期后,纪珍接到宋加宝打来的电话:他已经进入当地一家食品公司做了一名勤杂工。“他告诉我,‘您放心,我一定会努力工作来洗刷自己的污点,我会珍惜得来不易的机会。’”纪珍说,“他没有食言,参加工作之后无论是他的父母还是同事,对他的评价都非常好。”
让纪珍没想到的是,不久后宋加宝悄悄地通过报纸联系到石门山农业中学一位因家境贫寒即将失学的学生,于是,他每个月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50元资助这名学生重返校园。
谈及此事,纪珍感慨地说:“当我收到学校寄来的感谢信时真的很欣慰。当年那个桀骜不驯、处处惹事的孩子不见了,不知不觉中长大了、懂事了。看到这些孩子的进步以及那些家长因孩子迷途知返而激动,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
多年来,纪珍坚持不懈地进行法制宣传。她奔走于学校、社区、企业,讲授了近百堂法制宣传课。学校老师反映,“纪珍讲的法制宣传课,孩子们喜欢听。她从不枯燥地讲解法律条文,每次都能用大量生动、典型的案例,吸引孩子们参与讨论,潜移默化中,孩子们也就学会了分辨是非。”
在同事的眼中,纪珍对每位孩子都付出了母亲般的真情,帮助误入迷途的孩子扫去心中的阴霾和自卑,给他们一片晴朗的天空。“我希望能用更温和和人性化的方式对待这些孩子,让更多的孩子迷途知返。”纪珍愿意在未成年人审判这条路上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