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医改,县委书记为何说赚了
从新闻发表后这几天的反应看,郭书记的此番谈话策略上非常成功。传统媒体发表的有关评论几乎全都是赞扬和肯定,个别稍带点儿商榷的意思,也极其温和。这和去年春神木医改刚刚启动时,主流学者及媒体精英以否定及怀疑为主的调子,形成了鲜明对照。
看来,一件事情,即使做得对,也需要说得好!今年初,郭书记曾经从另一个角度解释这1.5亿元花得值不值的问题。他首先反问:“我们发展是为了什么?发展的成果应该与谁来共享?”相比其今天“赚了一大笔”的说法,实际上站得更高,说得更实在,但效果却远没有现在好。“共享了1.5亿元”和“投资了1.5亿元”,说的是同一件事情,后者让人听着就顺耳。
因为,“投入”“产出”,“赔了”“赚了”,是质疑者们唯一能够听懂的语言。直接说要重视二次分配,要让民众分享发展的成果,就有“反市场”的“民粹”之嫌。而换一种说法,如“民生建设也是一个高回报的投资”,那就嘛事儿也没有啦。挨了那么多批评,神木官员想必已长了许多智慧。
一年来,神木方面曾经想以确凿的事实,回答各方关于免费导致“过度医疗”问题、关于“大处方”问题、关于财政风险问题等等疑问。郭书记甚至以自己的亲历亲闻向网友释疑:“我们去调研,有一个小伙子,30几岁,他非要出院。我说你急什么,现在都是免费医疗了。他说‘你这个免费政策是好的,但是我住一天要损失100到200块钱,家里还有人要靠我养活’。所以他很着急出去挣钱。没病谁进医院?”
在去年有关神木的新闻报道中,我们不断读到当地官员们类似的辩解之声。批评者们想当然地认为神木“这方面没想到”、“那方面想简单了”,其实人家事先都已经研判得很周全,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也都设计好了应对措施。譬如,很多以前看不起病生挺着的百姓,一段时间内会集中涌向医院,导致住院率急增、排长队,等等。当学者和媒体讥笑排队的人群让神木“陷入尴尬”的时候,神木官员的判断却是:“问题比我们预期的要小。”
但是他们说那么多都没用。因为学界和媒体的主流精英们已经认定,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按照制度经济学定律,对于“免费”公共品的需求必定是无止境的。因此,免费医疗是不可能实现的。其引致的大量病人就诊及医院在财政支持下的大锅饭体制,必然带来医疗服务缺乏竞争、效率及服务水准低下,甚至腐败。“免费医疗”下的病患增多、医治效率低下、腐败滋生与财政支出暴增,是环环相扣的关系。无论神木县的财力多么雄厚,它都是有限度的,庞大的财政补贴必然使其处于尴尬的境地。——这样的批评意见,一年前散见于诸多报刊,有的甚至径自宣布了它的失败,总结起其教训来。
这实际上是关于医改大方向到底应该公益性为主,还是市场化为主争论的继续。在这场争论中,“经济学霸权”的越界批评捉襟见肘,弊端尽显。按照规范经济学的理论,没有什么领域是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医疗改革当然也只能是“走美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可最近美国也医改了,“市场化医疗”的最后一盏明灯熄灭,中国有些学者痛心疾首,斥责其从此走上了“通往奴役之路”。
有经济学者坚定地信仰主张“彻底自由放任”的奥地利学派,你用多少事实、多么坚硬的事实,也是难以说服他的。因为他早已有言在先:“奥地利学派认为逻辑是最可靠的,事实是不可靠的。”“对于用逻辑推导出的结果,如果他人用事实证明结果是错的,奥地利学派是不承认的。”(见李子旸在天则经济研究所403次学术报告会上的演讲)
经济学是当今中国第一显学,奥地利学派以及与之相近的芝加哥学派,则是当今经济学的主流学派。面对他们的那部分比较痴迷的信仰者,郭书记要想为神木医改辩护,除了罗列事实之外,关于投入产出的逻辑推演,哪怕生拉硬拽,确实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人家对于郭书记的“狡辩”一定要质疑到底:“你说是赚了,到底赚了多少?你说是一个高回报的投资,到底回报率有多高?”他可以这样回答:“事实是不可靠的,逻辑才最可靠。”
相关文章:
陕西神木县委书记:全民免费医疗政府大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