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6月8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青年调查

一堵车就冒火 86.5%的人确认身边不少“路怒族”

谁最容易“路怒”?71.0%的人指认“生活工作压力大的人”,
68.6%的人指认“对无序状态和不公正感觉愤慨又无处发泄的人”
本报记者 肖舒楠 实习生 向楠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6-08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2010年年初的北京街头。 麦田摄(资料图片)

    开车的时候骂骂咧咧、喜欢跟人家“顶牛”、一遇堵车就着急上火……随着“有车族”的规模日益壮大,因开车而诱发情绪问题的人越来越多,这类人被称为“路怒族”。最典型的“路怒症”表现为:开车心情烦躁,容易发脾气,甚至会情绪失控。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互动百科网,对2023人进行的调查显示,86.5%的人表示身边就有很多“路怒族”,23.4%的人承认自己就是“路怒族”。受访者中,30.4%的人经常开车。

    76.1%的人指出“一遇堵车就着急上火”是最常见的“路怒症”

    据公安部今年年初通报,2009年全国机动车增加1669万多辆,驾驶员增加1910多万人。截至2009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1.86亿辆,全国机动车驾驶员接近2亿人。“路怒族”正是汽车社会的副产品。

    今年36岁的北京某国企职员吴起声告诉记者,他3年前买了车,本以为可缩短上班时间,哪知到如今,非但不能节省时间,反而每天要花更多时间在路上。吴起声说,3年前,从家到单位开车只需半小时,如今却要1个多小时,还经常碰到添堵的事儿。

    上周的一天,吴起声提前一个半小时就出发上班。正要开出小区,发现一辆黑色轿车横在并不宽的车道上,让他无法通过,他只好通过物业找到车主。“那个车主穿着睡衣下来移车,却连句道歉话都没有。”吴起声将心中的怒火压了下去,但在过一个路口时,遥望着长长的队伍和不时亮起的红灯,已等待近10分钟的他,再也按捺不住愤怒,用力按喇叭,并将头伸出窗外,对着前方正准备“插队”的司机破口大骂。“那一刻,我感觉特别轻松。”那天,吴起声还骂了一个乱穿马路的小伙子。

    吴起声说,他本来是个性情随和的人,面对上司和妻子的斥责,通常都能一笑而过。但当面对路上不遵守秩序的人时,他总是无法抑制内心的不快。如今他一开上车,就容易爆粗口,经常引来妻子和女儿侧目。

    开车族最容易有哪些“路怒症”?调查中,76.1%的人直指“一遇堵车就着急上火”,64.1%的人认为是“开车时骂骂咧咧”,63.4%的人觉得,“被别人超车、‘插队’就开骂”的情况最为明显。

    接下来还有:“被人挡住去路就烦躁,想给点‘颜色’”(62.9%)、“看到行人乱穿马路就不爽”(60.5%)、“开车时和不开车时脾气、情绪像两个人”(46.8%)。

    “路怒”更多是一种“迁怒”

    重庆市某事业单位职员唐濂,至今记得一年前她坐男友车的惊险经历。唐濂说,男友性情比较急躁,那天正好不爽。途中,一辆白色面包车呼啸而过,瞬间就超到他们前面,男友赶紧刹车,两人吓得直冒冷汗。

    “结果男友气不过,就猛踩油门,超过了那辆面包车,并迅速急刹车,结果那车追尾了。”唐濂说,还好当时车速不快,面包车并没有严重损坏,但事故后,男友也没有停车,而是径直离去。“他对自家车的损坏一点都不在乎,只是不断说‘解恨’。”

    唐濂认为,“路怒族”的“怒”,更多是把生活中的压力在马路上发泄。“事后,男友告诉我,老板不久前将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给了‘有关系’的人,这让他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绪。”

    调查中,75.4%的人说,有“路怒症”的不仅仅是司机,很多不是司机的人也“路怒”。

    “尽管‘路怒症’通常是对司机状态的描述,但这种现象在很多不是司机的人身上也非常普遍。”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法律心理学研究所副教授王国芳认为,“路怒”更多是一种“迁怒”,是将个人郁积在心的怨气或其他不良情绪借机发泄出来,路上的拥堵和磕碰只是导火索。如今很多城市人处于身心亚健康状态,表现为易疲劳、易焦虑,缺乏耐心和容忍力等。在这种身心状态下,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很容易爆发马路上的争执和愤怒。

    谁最容易成为“路怒族”?调查显示,71.0%的人认为是“生活工作压力大的人”;68.6%的人认为是“对无序状态和不公正感觉愤慨又无处发泄的人”;63.3%的人选择“心态不平和的人”;63.0%的人表示是“有情绪无处发泄,生活中比较压抑的人”。

    容易“路怒”的人往往控制欲比较强

    “近年来发生了不少车祸,引起社会对‘车德’问题的大讨论,但‘路怒’是被人们忽视的。”心理医生、“健康心理”专栏作家武志红,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

    “容易‘路怒’的人,往往是控制欲比较强的人。”武志红认为,很多人都有控制欲,希望世界围着自己转,希望事情都按自己的想法实现。而汽车,是最能实现人们控制欲的东西之一,“它会彻底听命于你,不会违背你的意志。不幸的是,公路上的任何一个意外,都会打破你的控制,就会容易愤怒。”

    此外,身份被隐匿,也是促发马路暴力的重要因素。武志红说,很多汽车驾驶者觉得别人不认识自己,脾气就特别大,容易产生攻击性。“这就像网络上很多人毫无顾忌地发表言论一样——匿名,就不用负责任了。”

    武志红认为,如果“路怒族”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知道自己“路怒”的原因是什么,也许能有所控制。“我将研究分析在媒体发表后,收到不少读者来信。他们说,自己在知道原因后,‘路怒’情绪有所缓解。”

    王国芳说,“路怒族”的愤怒往往是一种“迁怒”,表明不少人是将责任归因于他人或社会环境,认为一切都是别人的错,这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行为。

    调查中,受访者也给“路怒症”开了药方。69.4%的人认为,“路怒族”应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心情激动时不驾车;68.9%的人建议“路怒族”学会换位思考,尽量宽容平和;67.3%的人表示,有车族应经常出门参加休闲活动,释放压力;56.1%的人呼吁车辆、行人都应遵守秩序。

    此外,32.9%的人建议,相关部门在年检年审中,对驾驶员进行心理测评和心理辅导;24.4%的人表示,有车族应每周至少有一天不开车。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