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6月17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汽车周刊

五菱援助通用 赴印“绞杀”日本车

本报记者 王超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6-17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在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微车(微轿、微客)非常缺乏,这一类车目前还是日本铃木和其他日本企业来垄断的。所以我们在国际市场上,要与日本车进行激烈的竞争。”近日,在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工厂扩建仪式上,该公司副总经理袁智军表达了其拼杀海外市场的决心。随着上汽与通用在印度成立合资工厂,五菱的海外路线图也已形成,其低成本优势,决定了其可能打破日系微车在东南亚市场的垄断。

    袁智军表示,通用七年前就在印度建立了分公司,到现在有三个工厂,还有一个研发基地。通用在大宇的很多产品,包括轿车和商务车都曾引入印度分公司。“他们原来对印度是寄予厚望的,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据了解,通用在印度一直拓展不力,甚至还出现了亏损,主要原因是成本与利润不能达到平衡,相比那里的日本和韩国企业,通用的事业长期萎靡不振。据介绍,印度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玛鲁蒂铃木为印日合资企业,占据了印度车市50%的销量,奥拓是印度最畅销的轿车。今年4月的销量数据显示,玛鲁蒂铃木销量为93058辆,现代汽车印度分公司为52020辆,而通用印度分公司只有10601辆。

    作为进入印度较早的跨国企业,巨大的销量差距,让通用在印度抬不起头来。近日,铃木将其所持的玛鲁蒂铃木股份提高至55%,并发布了扩产计划,声称为了满足印度国内日益增长的汽车需求,将增设新的生产线。看着铃木和现代在印度大展拳脚,通用开始反思自己的产品策略,并求助于在低成本生产方式上独树一帜的中方合作伙伴,商讨在印度应对日本车企的对策。

    目前,通用在印度销售最好的轿车产品是雪佛兰Spark。由于印度家轿市场刚起步,而通用在印度属于中高端品牌,较高的价格降低了其车型在印度的接受程度。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曾表示,凯越在印度属于高档车。这证实了印度家轿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微型车才是当地的主流。而五菱的微客和微面,则更符合印度老百姓的需求,这种客货两用的产品,基于其功能性和便利性,以及较为实惠的价格,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袁智军表示,微客这个概念是从日本引进过来的,中国这一类车的技术也是从日本引进的。日本当初制定了“新四轮法规”,对车的大小都有详细规定。“我国没有对微客进行过定义,现在的微客都不应该叫微客,因为越造越大,车长从原来的3米多变成了4米多。通过这20多年的市场竞争,微客市场已处于一个完全竞争的状态。”

    “国家认识到微客是符合国情的,去年在政策上给予很大支持,市场需求量也随之急剧扩大。前年还是100多万辆,去年就突破了200万辆。很多轿车企业都在考虑进入微客市场,特别是这两年,原来只有五六家,现在有十一二家,数量扩大了一倍。”袁智军说。

    数据显示,2009财年(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印度汽车销量为153万辆,这相当于中国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水平。中国汽车市场的今天,很可能就是印度十几年后的未来。基于两国工农业发展和市场开放的相似性,根据中国的市场经验,来决定开拓印度的战略是可行的。

    袁智军直言,上汽通用五菱刚合资成立时,通用对其并不看好,但随着五菱突飞猛进的发展,五菱对通用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去年五菱销量突破100万辆,为通用全球市场销量成绩加分,让通用乐开了花。“通用感觉印度市场与中国各个方面比较相近,上汽通用五菱的低成本和高价值的造车理念也适用于印度市场,所以建议上汽进军印度。这与上汽希望在海外有所建树的愿望相契合。”

    上汽一直希望通过印度市场,将其势力扩展到东南亚范围,后与通用一拍即合,以50∶50的股比,成立了通用上海汽车香港投资公司。在投资印度的同时,两大股东形成一致意见,决定将上汽通用五菱的产品、人员,以及“低成本、高价值”的制造模式输出到印度市场去。

    据了解,上汽通用五菱将把A00级的乐驰改造为A0级车,加大版的换代新乐驰将于明年推出,该车也很有可能出口印度市场,作为通用以低成本优势收回失地的重要轿车产品。而通用的新一代Spark已确定由上海通用引进国内,作为进口车销售。

    如果五菱能帮助通用,扩张其在印度的势力范围,遏制日本车在那里的嚣张气焰,五菱将会成为通用的最大功臣。毕竟曾陷入破产境地的通用,现在最依靠的就是亚洲市场。中国车的低成本优势,将成为通用自我拯救、拓展全球市场的灵丹妙药。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