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6月17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数字青年

一个主流企业与一项边缘研究的十指相扣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6-17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华润雪花啤酒领导、清华大学领导及丛书受赠方在“中国民居五书”新闻发布会合影留念

    

    中国民居五书

    5月一个周五的下午,清华大学校园内像往日一样交织着宁静与喧嚣。出租车喷着浓浓的尾气穿行于校园的主干道,前来参观的游览者带着掩饰不住的崇敬四处驻足留影。距东门不远的颇具现代感的美术学院馆内,继续着现代艺术家们的画展,而在与此一街之隔的建筑馆,则像往常一样安静从容。偶尔有学生进出走廊,走廊尽头的小书店也依然明快简洁。

    不过,与往常不同的是,并不宽敞的会议室里坐满了看上去虔诚有加的男女老少。一位头发半白的老者娓娓道来,他的面前放着四五个录音笔,几乎所有的听众都在做着笔记,并时不时发出会心的轻笑。就这样,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轻轻滑过。

    这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乡土组关于民居建筑研究的一次内部研讨会。那位老者是中国建筑学界的泰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和他隔两个座位的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王贵祥教授,其他在座的有建筑学院的高级工程师,有副教授,还有在读的博士生、研究生。

    因为对中国古代建筑共同的痴迷,也因为一套名为《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的出版,他们走到了一起,开始跨出建筑学界的“界外”,走进普通百姓的认知领域。

    而为他们搭起这座界内外桥梁的便是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一个一直想为中国古建筑知识的普及和传承做一点事情的企业。这也是为什么上述业内学者在提及这套丛书时会用“雪花丛书”来代替的原因。

    一场对中国古建筑文化的文字抢救

    继去年推出《北京古建筑五书》后,今年出版的这套丛书为《中国民居五书》,与前者所介绍建筑的气势恢弘、名声在外不同,《民居五书》要质朴得多,也边缘化得多。

    但陈志华教授一再强调,如果你认为这些书只是介绍民居的建筑,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在农村文化被边缘化的今天,我们渴望通过对这些民居的介绍,告诉读者一段历史,一段以民居为载体所传递的中国人的历史。”

    建筑看上去是死的,无法移动的,但事实上,建筑是思想文化的结晶,是生活劳作的体现。作为“雪花丛书”的清华方负责人,王贵祥教授说,他们之所以和雪花合作,去做这套通俗易懂的建筑普及类书籍,就是希望让更多的老百姓来了解建筑最初的意义,去还原那些真实的历史。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意识到保护乡土民居的重要性。

    说到这里,陈志华教授不无遗憾地表示,随着城市化运动的加剧,乡土民居正以惊人的速度被“牺牲”掉。这位从事中国乡土建筑调查和研究20多年,主持过10多个古聚落的记录和测绘的老者,一边摇头一边惋惜地说:“我走过那么多的村落,测绘过数不清的民居,但唯一保留完整的就只有浙江的诸葛村。很多地方政府官员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家乡有多么好的文化遗产,打着旅游开发的名义随意破坏,实在是让人痛心。”

    陈志华教授还说起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他说,在贵州有个非常大的苗寨,原本保存完好,当地因为要开发旅游,嫌苗寨不够档次,就拆掉了其中最有历史价值的部分,改建长廊、商业街,最讽刺的是,当地某些人还要求建了三座风雨桥,“风雨桥是侗族的特色,一看到这种桥,就知道是侗族,把这种桥建在苗寨,我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而且贵州地广人稀,如果要建商业街,往旁边移50米就保住了。后来,当地媒体还说什么把时尚文明引入千年古镇,我看着既觉得可笑,又觉得可惜。”

    正因为破坏的速度惊人,愈显乡土民居研究普及的迫切。陈志华教授说,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状况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各地民居的不同,恰恰反映出不同地域的生活习俗、文化历史,甚至群体心理。正如一直从事乡土建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清华大学副教授罗德胤所言,“从游牧民族的毡房到农耕民族的合院,从坚固封闭的藏族碉房到轻巧开放的壮族麻栏,从掘地六七米的黄土窑洞到耸起三五层的福建土楼,从晋商大院到徽州天井,这些千差万别的乡土住宅,其建筑形式的多样性和历史信息的丰富性,不能不令人惊叹。”

    如果这些东西不能够以文字系统地表述出来,不仅是建筑学的遗憾,更是文化财富的流失。这是这些建筑学界专家,为什么会对华润雪花慧眼独具青睐有加的原因。这也是华润雪花为什么会选择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进行合作的原因,就是希望这些专家学者能够以严谨的态度出一批“专家写给大众看的书”。

    一次保护与开发并举的文字探索

    专家写给大众的书,就是要把专业的东西用通俗的方式表达出来,还要让普通读者有兴趣读下去,绝对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但这些建筑学家们却非常感激华润雪花让他们有了这么个“费力”的工作。

    陈志华教授说,现在对乡土民居破坏的理由实在是太多了,“村村通公路,户户进汽车,这一句话就给了很多村干部拆除民居的借口。而有些民居则完全没有拆除的理由。我并不是说农村就不要现代化,但一个县保留一个村总是可以的吧,让我们的后代知道他们祖先多姿多彩的生活,总是不过分的吧。”

    对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弄成“兵营式”房屋的做法,王贵祥教授觉得简直令人愤怒。“去年秋天到宁波出差,在飞机下降后,看到满眼全是那种‘兵营式’的村落,心里真不是滋味。今年年初,我在电视里看到北京在评选最美丽村落,候选村一共有20个,在介绍第一个时,解说员说这是用一张图纸建成的村落,我当时就笑了出来,只用一张图纸建出来的房子都能拿出来宣扬的话,那还要建筑干什么?!最可笑的是,画面随后掠过一个两层高的小楼,我看到二楼竟然被改成了猪圈!”

    近年来,农村新建成的某些楼群的同质化现象,已经让人越来越分不清地域的差别。千城一面的局面,无疑让这些建筑家们忧心仲仲。陈志华教授开玩笑说:“一个被称为新农村建设模范的村子,一共新建了71栋一模一样的别墅,我就在想这些居民回家时是不是得认准了门牌号才敢进屋啊!”

    但是,保护古建筑与开发新城市,不知何时成了一对矛盾体,似乎不可兼容,必须对立。

    不过,在建筑学家眼里,这根本就是人为制造的矛盾,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群也认为,将保护古建筑与所谓的发展列为一对矛盾,是个彻头彻尾的假命题。

    见多识广的陈志华教授直言不讳地说,“很多地方,一说要为保护古建筑批地就说没地了,批不了,但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我曾经在一个村落做测绘,并希望当地政府能够保护好有历史价值的民居,结果遭到了拒绝,理由是没地。而那个村长呢,家里却建了四栋房子,分别为福禄寿禧。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地方上简直不胜枚举。”

    另一方面,近年来某些乡土聚落旅游业的“火爆”,也增加了一些地方政府关于乡土建筑“自我造血机制”的印象。积极保护文化遗产本是好事,但如果以经济杠杆来推进,把旅游开发而不是保护规划作为主体,就不能不说是种悲哀了。

    这也是王贵祥教授渴望出版这套丛书的初衷之一,就是引起更多有识之士对乡土建筑的基础研究工作产生足够重视。

    一个企业与学界共同铸就的文化之旅

    出书的目的除了普及与传承,自然还有一个呼吁保护的用意在里头。作为华润雪花的一个重点推广项目,为中国古代建筑出书的想法早在2007年初就有了。用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群的话说,“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正在以很快的速度消失,我们必须要做点什么。”

    正是带着这样的想法,华润雪花与一直从事古建筑研究却苦于缺少经费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一拍即合。一方是不希望仅仅提供些经费,而是渴望深度参与,用抛砖引玉的行为换来全社会对古建筑事业关注的企业;另一方是一直在默默研究并已取得丰硕成果的专业团队,这样的结合不仅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朱文一眼中的强强联合,还开创了一种企业与学界的合作新模式。

    华润雪花肯投入1000万元做这套丛书,除了自身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感,也还有企业自身的诉求。王群说,想做这件事的初衷,“是希望为我们的雪花品牌提供一个中国背景,同时进一步丰富雪花品牌的内涵。”而最终会选择支持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与普及这一项目,就是因为中国的古代建筑不仅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见证,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最主要的载体。

    正因为如此,王群说,华润雪花并不是把自己当作赞助商的角色,“资金支持实际上是第二位,深度参与才是第一位的。我们公司有一个团队专注于这个项目,我们是深度参与的,从策划、组织、研讨大的撰写结构,到让普通读者来试读,听取读者意见,再到书的装祯设计、推广等很多方面。此外,我们从2009年开始就启动了一个中国古建筑摄影的比赛,未来还会组织很多其他的活动,目的就是要让普通读者更多地参与进来,从而达到一个聚合的作用,好让我们支持中国古代建筑的初衷能够走得更远。”

    而华润雪花的“强势”介入,恰恰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所期待的模式。王贵祥教授这样说,这次合作的经费并非全部用于出这套丛书,其中还有一部分是纯粹用于出版纯学术书籍,进行学术支持的。“要知道这些学术书籍是不可能产生什么宣传回报的,除了业内人士,普通读者是不会读,也看不懂的。但华润雪花依然肯做,这说明他们是真正愿意支持这项事业的。”

    在王贵祥教授看来,华润雪花之所以支持这项事业,除了希望为自己的企业打上民族品牌的烙印,同时他们也确实进到这项事业中来了。“书稿他们都是拿过去看的,这和那些只是希望借一个项目扬名的企业不同,说明他们的品味很高,和80年前朱启钤先生资助创办‘中国营造学社’,支持学术研究的方式是一样的。这也就注定了华润雪花不是为了追求短期的轰动效应,而是当作我们共同的事业。”

    在这套丛书的总序里,朱文一院长将这项合作形容为“企业家与建筑家的十指相扣”,而不只是一次握手。这也是为什么华润雪花一直不愿意被人当作“赞助商”高调宣扬的原因,用一套丛书去引导一批人对一项事业的关注,就像一个企业希望用他们的一言一行将企业理念植入人心一样。

    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是套印刷精美、设计儒雅的丛书,是王贵祥教授和他那些或年轻或年长的同事们,用双腿跑出来的丛书,也是一个企业全情投入后的作品。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在这套丛书里基本上看不到商业的痕迹,只是在策划、资助一栏和王群写的总序里出现了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的名字而已。

    (曹静)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