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6月18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青年话题

没多少人踢球,中国足球怎能复兴

刘道彩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6-18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国际足联的一份官方报告中说:南非足球世界杯开赛后的比赛中,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的球迷中国最多,在韩国同希腊的比赛中,大约有2400万中国球迷观看了CCTV-5直播的这场比赛。(《广州日报》6月16日)

    虽然体育比赛具有开放性、国际性等特点,但没有中国队参加的世界杯,无论对中国球迷,还是对世界足球来说,都是一种缺憾。其实,在本届世界杯开幕之前,也有国内媒体做过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八成以上职场人打算看世界杯。尽管半数职场球迷都自称是理性球迷,不会因为看球影响工作,但同样有近五成职场球迷为了看球做好了迟到、休假甚至“翘班”的准备。(《南方日报》6月11日)资料显示,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球迷队伍,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对足球的狂热不亚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球迷。

    如果说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在中国也有足够人脉的话,但有一种倾向却不能不让人尴尬:中国球迷对足球的关注大抵与国内足球无关。以笔者为例,笔者作为一个有十几年“球瘾”的球迷,现在不看国内足球已经成了一个习惯。而让我深感遗憾的是,我的这种“不良偏好”并不是个例,据去年权威调查机构T N S S p o rt A sia 的调查,在中国球迷最喜爱的15个俱乐部中,七成以上来自海外,而AC米兰、皇马和曼联分别位于前三名。

    长期以来,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梦想一直是萦绕于国人心头挥之不去的痛,再加上假、赌、黑等行业丑闻,国人对国内足球逐渐失去容忍,导致球迷大量流失。伟人说过,中国足球当从娃娃抓起。但一批批娃娃长大成人后,我们的足球仍难见起色,十几年前和我们一起开启足球市场化的近邻日本、韩国,现在已经长成了足球大树,可我们还是一棵小草。

    近年来,中超、全运会足球赛场遭遇前所未有的冷清场面,不仅让足球界深感尴尬,体育产业和体育媒体也触摸到了透骨的凉。记得我国足球在市场化之初,由足球热支撑起来的体育经济热不仅惠及体育部门、俱乐部和足球人,也催生体育报纸遍地丛生,足球记者几乎成了最热门的行业。但自从2002年之后,中国足球开始走下坡路,足球人收入锐减,俱乐部退市,体育媒体纷纷倒下。失去关注的中国足球,不仅活得没了精气神,甚至已经沦落为国人的笑柄。

    更让人反思的是,一组来自中国足协的统计数据显示:1995年,我国参加足球运动的青少年人数多达65万;2005年,这一数据已急速萎缩为18万;而到了2009年,竟然只剩下区区7000人。这也就意味着,在每20万个中国人里,大约还有1个孩子在踢球。这种状况别说与足球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就是在亚洲,也已经远远落伍了。没有人踢球,足球的复兴又在哪里?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