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6月22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阅读周刊
书房·生活

天堂存在的证据

梅小璈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6-22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我没有理想的书房,却享受过坐拥书城的惬意。

    多年前,在一家人文社科杂志社的小图书馆,我谋得了管理员的差事,兼清洁工。整日搬着梯凳,提着水桶,操纵着刷子和抹布,在巍峨的书架间上蹿下跳。数日,积尘尽扫,我也“阅读”了十几万册书——书脊、封底和封面。书脊的内容实在丰富:题名、署名、出版机构、出版徽记。更重要的是,书脊上贴着本馆标签,记住标签上的类号,看看比邻而居的是些什么书,便可归类大概、粗知内容。小憩时,拉出目录抽屉,看着卡片回想原著,比照摸排,众多图书的面貌和地位自然清晰。并且,我少见多怪地发现,原来图书的问世和入藏,往往重合着学术发展的轨迹;原来人文社科各领域的文献结构有趋同性,都可以划分为“基本理论”、“实践过程”及“专题研究”。

    担任了编目员,我倾心于更大的“书房”,常去北京的文津街、柏林寺及国子监。我不借书。那时借书得够级别,我不够。只心满意足地坐在宽敞的大厅里,从目录柜上取下一两个抽屉,随意翻看摘记,视野在不经意间拓展。令我流连忘返的,是柏林寺的旧目录卡——纸色发黄,边角磨损,蝇头小楷,工整遒劲。前辈们誊写、编排的艺术品般的目录卡,复印下来简直可当字帖。如今检索全用电脑,它们还能存活在世上吗?

    我的另一间“书房”,便是书店。我负责采购,看各种新书预告。与海王村那些返聘上岗的老师傅聊天,如饮醇醴。我读郑振铎、谢国桢、邓云乡等人的文章,知道了董会卿、王晋卿、陈济川们,还因此偶然的机缘,曾向坐在幽暗的旧书桌前的雷梦水先生鞠过深深的一躬。

    与书皮打交道的人,断不可不知书瓤。因本职工作引发了一些幼稚的问题,我便煞有介事地“思考”起来。比如,《隋志》新立史部,是否意味着农耕文明中人们强化着对过往经验的重视?再如,《孟子》居经,而朱熹止子,与社会状况、学术环境有无直接关系?“四库”编成时,空谈性理颇受批评,汉学复张,宋学稍抑,是否影响朱熹著作的地位?又如,旧称“小学”,尊卑不明。《尔雅》、《说文》长居经部,不谓不尊;充任解经工具,又如臣仆。乾嘉考据大兴,自成格局,不为附庸。出现这种情况,既有政治高压等外部原因,也体现着学术自身的发展脉络,似不宜偏执一端。在专家看来,这些胡思乱想也许是浅薄可笑的。展卷于字行间就教于前辈学者梁启超、章太炎、钱穆,及稍后的侯外庐、杨向奎,当代的孙钦善、陈祖武、王俊义、黄爱平,庶几解惑。

    我也喜欢关于书的书,艺文经籍、文苑儒林、公私目录、书话题跋,乃至经眼录、纪事诗,看似没用,却多多益善。非功利的阅读更有乐趣,且容易有真正的精神收获。启功先生生前慨叹“读日无多慎买书”,感到时间逼仄,对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来说,空间是个问题。不过,近日我还是买了王伯祥先生的《庋木家偶识》、徐雁教授的《中国旧书业百年》和《江淮雁斋读书志》。年轻时读伯祥先生注释的《史记》选本,接受了文言文启蒙。《庋木家偶识》则在清雅的记叙中,透露出时代、政治的各种痕迹,既谈书,也论世、怀人。耄耋宿儒,幽窗秉笔,分明是文化的担当。

    工作,早已调换。不当管理员了,却与新单位图书资料部门的同事一见如故。常有年轻人诧异于老书生记忆之芜杂,那是因为他们自己被google惯懒了。

    这里曾是我的书房,这里曾有我的生活。借用法国某作家议论“黎塞留路图书馆”的说法,这里可能是“天堂存在的证据”。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