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英超"
不过,这个现年28岁的年轻人,并不是在球场上为自己的俱乐部建功立业。在英超强队纽卡斯尔联队的5年时间里,他从酒吧服务生一直做到了部门主管,是同行里唯一的一个中国人。
2004年年底,在前去应聘纽卡斯尔俱乐部的酒吧服务生时,李弓只是想找一份能够赚钱的兼职工作。他并不是球迷,看到那些身穿黑白间条衫,“像疯子一样又蹦又跳”的球迷,他甚至还有“一点点害怕”。
可没过多久,他便从这些疯狂的球迷的身上,发现了“种种可爱的模样”。
开赛前,纽卡斯尔的球迷们都有赌球的习惯,但即使对手是英超中最强的曼联队,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把赌注押在“纽卡斯尔联队胜”。
每当纽卡斯尔输球,酒吧里总会聚满了牢骚满腹的老球迷,骂骂咧咧地喊着“下次再也不来了”,结果每到下次比赛,这些家伙来得比谁都早。
在一次慈善宴会上,球队头号球星阿兰·希勒的签名照被卖到了550英镑的高价,而英国首相布莱尔的签名照,却只卖到了50英镑。而在希勒退役时,“为了纪念这名纽卡人”,很多球迷都自发把长发剪成希勒式的平头。
还有一些离世的球迷,将自己的骨灰洒在球场过道的地砖下,每逢哀悼日,过道上满是鲜花。
渐渐地,不知从何时起,李弓的心情开始和这支球队的胜负息息相关。“我是他们被感动出来的球迷。”他笑道。
2007年,已经被任命为俱乐部部门主管的李弓,亲历了这支拥有上百年历史的俱乐部历史上最大的危机。
那一年,球队的新老板上台,他不仅卖掉了队内多位主力,也改变了这个俱乐部长久以来形成的种种传统,比如,在俱乐部的酒吧里,每一个新啤酒桶启用前,先要倒掉8杯啤酒,这样啤酒的口味才最醇厚,可新老板召开的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内容,便是让“涮杯”的次数变为1次。
在这个不喜欢看足球,“把足球当做生意来做”的商人手上,纽卡斯尔的成绩一落千丈。李弓曾亲眼看到,球迷们喊着“还我纽卡”,扛着黑白两色的棺材到球场示威;一些球迷还组织了“1人500镑”的募捐活动,想靠自己的力量买下球队,最后的捐款,竟高达上千万英镑。
尽管已经是俱乐部的中层,但李弓还是被这种“纯粹的热爱”深深打动,他也加入了“保卫纽卡”的队伍中。他的方式是偷着增加涮杯的次数,为那些忠心耿耿的老球迷,私下里提供免费的咖啡。
2008年,从学校毕业的李弓不得不辞去纽卡斯尔的工作,回到国内。可每天上网的第一件事,他都会打开纽卡斯尔的网页,追寻着这个万里之外的俱乐部的最新消息。
但就在那一年,纽卡斯尔联队不幸降级。知道这个消息那天,李弓和大多数纽卡人一样,哭了很长时间。可他依然会感觉到“一些幸福”——在忠心耿耿的球迷的支持下,球队当年的季票依然卖掉了2万多套,那些由纽卡青训营培养出的年轻人,许多人都选择了降薪留队。
“和他们一样,黑白两色(注:纽卡斯尔的球衣颜色)已经是我血液的颜色了。”李弓感慨地说。
闲下来没事的时候,他总会坐在桌前,摩挲着那些从纽卡斯尔带回的纪念品——队刊、画册和各种照片。他最为珍惜的,是这样一张照片。
照片里的主人公,是一位戴着学士帽,名叫苏珊的老妇人。她的儿子是纽卡的球迷,在大二的时候因车祸去世。老人想替儿子继续他的大学梦,便自学考上儿子的大学;老人还想替儿子看纽卡斯尔的比赛,所以每逢赛时,她就赶到球场看球。
后来,李弓收到了这张苏珊寄来的毕业照片,附信中还有一行小字:剩下的日子,我可以放心地替他看纽卡的比赛了,我相信,他正在天堂,冲我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