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走开,让理性做主
数学家盖尔斯·萨登(Garth Sundem)就坐在这些女士的身旁。他西装革履,还捧着一块小白板,看上去实在有些不大协调。
不过,这一切的古怪程度都比不上他的行为——他和不同的女士搭讪,只是为了通过小白板上数学公式的计算,来确定她们的购物是否称得上一个理性的过程。
在这个复杂的公式里,所包含的变量包括鞋子的价格、舒适程度,以及鞋子对购买者的吸引程度甚至购买者的婚姻状况。这位数学家相信,在稳定的关系中,女人不再需要鞋子来吸引异性的关注。
最终,这些不同的变量被代入公式,而数学家声称,计算所得到的数值能够衡量出她们是否应当购买这双高跟鞋。
尽管他对每位女士都进行了像模像样的演算,但这一准确性无从验证的公式并不是萨登真正的目的。他所需要的,只是帮助这些女士,将购物行为中全部的非理性要素一一列出。这位年轻数学家认为,这样列举和分析,能够帮助女人释放非理性的情绪,从而让被压制的理性来主导自己的选择。
这一被英国广播公司(BBC)《地平线》栏目全程记录的实验,只是科学家们关于理性化决策的一次尝试。按照英国心理学家约翰·巴尔福(John Bargh)的观点,我们每天都要作出数千个决定,但这些决定往往不是最合理的。“我们以为自己对周围的情况很了解,足以作出适当的决定,但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他说。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自主情绪往往会干扰理性选择的过程。在核磁共振仪下,理性状态下的人们,位于脑部中央的杏仁核体一直暗淡无光,但当人们在作决定时,这一区域却被“点亮”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的选择很难做到理性,杏仁核体所主导的自主情绪往往会干扰选择过程。
在英国,一位魔术师曾在街头,向路过的行人发放20镑的钞票,并邀请他们加入一场号称赔率为50%的赌局。在这场赌局中,第一轮他们会赢得30镑,使手中的现金增加到50镑;等到第二轮,他们又会输掉30镑。这时,尽管手中与开局时一样握着20镑的现金,但相比于之前的犹豫不决,每一个发现自己赔钱的人几乎都会无法停止地继续赌下去。
如果给这些无辜路人的大脑进行核磁共振分析,人们就会看到,当面临“输”的情况时,大部分人的成像结果倾向于更为“冒险”。在心理学上,这种明明是相同的问题却导致不同决策判断的结果被称为框架效应。而在日常生活里,这种对“输”和“赢”的偏差认知左右了人们大大小小的决策,从打扑克到理财投资,甚至,人类历史上大多数的战争,也都起源于这种非理性的认知偏差。
科学家们曾经幻想,如果有人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也许他们就能更接近理性的行动。但事实是,不管自认为有多么理智的人,在决策时都免不了受到自身情绪的影响。
有时候,这些情绪的来源甚至细微到令人无法察觉。巴尔福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引导参与者来到实验室的路上,他的博士生会随机塞给参与者一杯或冰或热的咖啡,结果,在面对巴尔福教授“是否同意将博士生聘为实验助理”的问题时,拿到热咖啡的参与者一致同意,而拿到冰咖啡的参与者则大多表示“不清楚”。
要摒弃情绪的影响虽然很困难,但实现理性选择却并非不可能。至少,数学家萨登已经在尝试着,用数学和逻辑的力量来帮助人们战胜情绪的冲动。在专卖店里,那些被他劝说过的女士中,根据计算结果“购物不够理性”的女士果然没有买下那双鞋;而得分在“理性购物”区间的人们,也同样有人放弃了购买,表示要“好好再想想”。
从旁观者的角度,实在应该为数学家胜利鼓鼓掌——在科学的劝服之下,连女人都能放弃自己血拼的冲动,这世上还有什么选择能够不被理性所驾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