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垃圾良治重建被污染的信任
6月18日,环保部、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联合公布了《关于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同时破天荒地留下电子信箱和传真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然而直到6月21日,才有北京某都市报为此刊发了一条400多字的消息。截至本文写成,在环保部网站为这一《意见》专设的讨论区里,相关评论仍然是“0”。
只有一家投资顾问公司看出了该《意见》的分量。“这是一份纲领性文件。”精明的投资顾问提醒客户,要关注随之而来的垃圾产业化,因为“该《意见》解除了以往各城市在垃圾处理方案上无据可依的窘境”。然而除了有志于热炒“垃圾板块”的股民和部分反对垃圾焚烧的居民,恐怕在6月25日征求意见截止前,连知晓这个《意见》的人都不多。
这种对垃圾问题的选择性关注,倒也符合人们对垃圾的态度——跟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只是不到臭不可闻、影响生活质量的境地,就懒得去搭理。
话说回来,这份《意见》的规格之高的确前所未有。环保部一位副部长日前曾透露,《意见》是在“国务院领导有重要批示”的背景下,会同有关部门联合研究和制定的,且“将在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后,修改下发,以指导全国的垃圾处理工作”。也就是说,按理想态,这应该是一份官民合力、上下同心的产物。
这份《意见》也不打算回避那些有争议的话题。比如针对垃圾焚烧,《意见》提出“对于土地资源紧张,生活垃圾热值满足要求的地区,可采用清洁焚烧处理技术”。针对近来受到密集关注的地沟油问题,《意见》也提出了涵盖餐厨垃圾产生、收集、运输、处置以及监管等环节的一整套规定,显示出政府部门彻底解决此顽疾的决心。
这样一份直击热点民生问题的征求意见稿,却为何遭到冷遇?
实际上,即使在最关注此事的反垃圾焚烧派的论坛上,人们也普遍对这份“翘首企盼”的《意见》持保留态度。普遍的观点是,“7天的征集时间过于仓促,无法充分体现出政府部门接纳民意的诚意和耐心”。不同的是,乐观者正在抓紧不多的时间,提出进一步的细化和修改意见,而悲观者却对写在纸面上的《意见》存疑。
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说法是,“正是基于未被兑现的历史,才不敢相信许诺的未来”。这里的“历史”,包括以往的垃圾分类史和垃圾填埋史。
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垃圾分类”的城市是哪一个?东京、巴黎,还是纽约、哥本哈根?
国际公认的答案是——北京。据考证,早在1957年7月11日,《北京日报》就发表文章,题目叫《垃圾要分类收集》。“可惜后来搞了太多的政治运动,垃圾分类没有坚持做下去。”考证者直言。直到1996年,迫于垃圾围城的压力,北京市开始在西城区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后来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政府对外承诺垃圾分类率达到50%,但这仅指50%的小区设有垃圾分类收集箱。
可想而知,当居民看到环卫工人把分类箱内的垃圾统统倒进一辆垃圾车运走的场景后,必然会丧失对垃圾分类的热情和对政府承诺的信任。据报道,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市具备粗分选能力的垃圾转运站只有两座,日处理能力大约在3000吨左右,其余1.5万吨垃圾都未加分选,直接进了填埋场。类似境况,在其他很多城市也屡见不鲜。
在这样后续工作不到位、条文有令不执行的背景下,这份自上而下推行的《意见》首先应该回应民众的是,垃圾处理会不会再次从一项涉及公共治理的民生工程,沦为地方上“环保秀”的政绩工程?否则按照那些悲观者的说法,“垃圾污染的不只是环境,还有人们的信任。环境被污染可能是有限的,信任被污染了,就会弥漫和扩散开来,去污染更多的信任”。
我们吁请更多的关注,并期待这份向全民征集意见的《意见》成为重新建立信任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