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6月24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办案上万起 “黑脸”唱一生

——追记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姜瑞峰
本报记者 樊江涛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6-24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2009年5月,结婚几十年来妻子第一次离开姜瑞峰出门去旅游。

    临行前,这个方头大脸的汉子亲手为老伴儿收拾行李时,悄悄将两颗大红枣放在了皮箱里——不擅表达的他希望妻子早(枣)去早(枣)回。

    5月16日,夫妻再见时,姜瑞峰已躺在病床上。作为河北省委第三巡视组组长,他在沙河市巡视期间突发心脏病。对匆匆赶来的妻子,他只轻声说了一句:“你回来了”,随即陷入昏迷。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姜瑞峰为原型的电视剧《黑脸》热播荧屏。一时间,“黑脸”名号叫响全国。他一生“黑脸”办案上万起。素昧平生的老百姓,奔着他来、朝他下跪、向他倾诉冤情。熟悉姜瑞峰的人知道,这位“黑脸”铁汉心肠很软,群众蓬乱的白发、愁苦的面容,甚至一只长满老茧的大手,总能触动他。

    5月19日,61岁的姜瑞峰静静地走了。

    “黑脸”难当,也要当

    姜瑞峰曾这样解读纪检干部的“黑脸”:猎人的眼、雄狮的胆、海瑞的心胸、包公的脸。但反腐半生的他最清楚,“黑脸”难当!

    1983年,河北邯郸魏县贩卖假药成风。那时,姜瑞峰还没有成为大名鼎鼎的“黑脸”,但身为魏县车往镇工商所所长的他在查处假药案中,已初显“黑脸”之气。

    办案过程中,县里某局长派人送来条子,为涉案亲属求情,希望他“给个面子”。谁知姜瑞峰大眼一瞪,挥笔在条子背面回复了局长“大人”:你还要不要党籍!

    妻子的侄儿贩卖假药也被抓,岳父找上门来:“把你侄子放了吧!”姜瑞峰不答应。岳父说:“你知道咱们是什么关系”姜瑞峰说:“知道。”岳父生气了:“知道是什么关系,你就得放人!”姜瑞峰说:“爹,你把闺女领走,咱们就没什么关系了。”妻子含泪跑出门外。

    卖假药活动日趋严重,关系错综复杂,有不少官员为不法分子充当“保护伞”。姜瑞峰偏要捅这个马蜂窝。他给中央和省、地领导写信反映情况。很快三级调查组进驻魏县,一大批不法法子被严惩。

    不法分子对姜瑞峰恨之入骨,往他的住处抛砖砸门,有的还闯入他家里恫吓。妻子吓得患病,姜瑞峰只好举家住进镇工商所办公室。不法分子又闯入办公室闹事,妻子当场休克。

    由于得罪了某些与假药案有关的官员,刁难、诬陷也随之而来。

    无奈,姜瑞峰只得带上一家老小去上访。

    为保护姜瑞峰,上级部门把他调入河北永年县工作。到了永年,姜瑞峰“黑脸”依旧。

    熟悉的人都知道,其实姜瑞峰的脸并不黑。但他却甘于当“黑脸”,因为当“黑脸”可以“为共产党争光,为老百姓出气”。

    “黑脸”的“防腐剂”

    2002年10月2日,听说“黑脸”病了,一位60多岁的老人领着两个小女孩,扛着刚从地里刨出来的红薯,靠着手里的一张照片,愣是从长途汽车站找到了姜瑞峰家,前来探病。

    老人叫高不丑,两个孩子是他的侄女——高金菊和高金花,他们是河北石家庄市行唐县上碑镇太子庄人,是“黑脸”的“穷亲戚”。

    两个女孩是孤儿,父母因病相继去世,被穷困的大伯收留。2001年,姜瑞峰知道两姐妹的不幸遭遇后,助养了她们。他不但包了两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还亲自带着电线、灯泡、灯伞,给孩子们装上电灯。从此,金菊和金花不用再挤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写作业。

    尽可能给需要帮助的孩子以帮助,既有姜瑞峰个人情感的原因,也是出于对工作大局的考虑。

    “纪委啥都管,谁来管纪委?”在石家庄市纪委工作时,姜瑞峰曾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展开了这样的大讨论。

    “纪检干部担负着监督、惩治腐败等职责,也面临着腐蚀和反腐蚀的考验。”在他看来,“如果让纪检干部时常拿出自己工资的一部分,通过救助孤儿的方式,接触生活在最底层的群众,这对促进纪检队伍自身建设很有益处。”

    在姜瑞峰的感召下,石家庄市纪检监察干部先后共助养1100多名贫困孩子。姜瑞峰一家便助养了9名。

    与民结亲,心里时刻装着群众,这在“黑脸”看来,是纪检监察干部最有效的“防腐剂”,“下去看看人民群众怎么生活,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生活、怎么工作”。

    “发现”下访工作队

    姜瑞峰在石家庄担任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时,一位来自农村的大娘找他“申冤”。她的儿子端着大碗蹲在自家门口吃饭时,一名乡干部的小汽车飞奔而来,溅起的泥水落入小伙子的饭碗,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为此与其发生争执。不久,派出所竟来人带走了老人的儿子。

    “黑脸”闻之大怒,拍了桌子,立刻让工作人员调查此事。调查结果证明,老大娘反映的情况属实。这个飞扬跋扈的乡干部因此丢官。

    更多的时候,群众找到姜瑞峰反映的问题没多大,但姜瑞峰却说:“谁跟老百姓过不去,我就跟谁过不去。”

    有群众找到姜瑞峰,跪倒在地,哭诉冤情。姜瑞峰感到内疚:“这说明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造成了冤案,下跪的不应该是老百姓,而是那些不负责任的党员干部。”

    姜瑞峰要让群众相信,纪委始终有一扇门是对群众敞开的。

    他要求纪委的举报电话24小时有人值守,没人上访,信访接待室也要坚持到21时30分才能熄灯走人;他变群众“上访”为纪委“下访”,成立了成建制的下访工作队;他规定,上班时间,在机关看见下访队队员,等于下访队队员没上班;他又为下访队队员送去“五样宝”:水壶、草帽、马扎、雨衣和雨鞋。

    曾有记者问姜瑞峰:“怎么发明下访工作队的?”“黑脸”立刻更正说:这不叫发明,这是感情上的发现。

相关文章:
一张“黑脸”两种表情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