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骨干在基层长大
“这得益于‘青马工程’给了我基层的历练。”在西安市长安区兴隆街道办挂职锻炼期间,虽然只是帮忙做了些小事,翁凯却对街道办工作的方方面面有了全面了解。翁凯所学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通过挂职,书本上的很多理论自然地和实践结合在了一起。此外,他们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也对我触动很大。”
收获远不止于此。翁凯这样的一批青年骨干,借助“青马工程”深入基层挂职锻炼的经历,像火种一样照亮和带动了他们周围的同学,改变着更多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他们对社会的认知。
为学生补上“深入实践”这一课
2007年,陕西师范大学团委响应团中央号召,开始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最初,“青马工程”就被陕西师大团委定位为一项全面工程,目标是通过活动完善学生骨干的培养体系。
怎样才能使“青马工程”在当代大学生培养中收到实效?“最好是从他们关心的、能解决实际需要的问题入手。”陕西师大团委书记鲁镇认为,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尤其是深入实践机会有限,往往是在踏出大学校门时无所适从。团委决定,利用“青马工程”为他们补上这一课。
精心策划下,陕西师大“青马工程”启动了创办一所学校、聘请一批导师、推出一系列教材和制定一套方案的“四个一”基础性工作,并精心策划了“培养三部曲”,即校内培训、考察交流和挂职锻炼。“要让大学生主动接受、乐于接受,就需要我们动脑筋、想办法,尽力将社会中的新鲜元素融入各个环节。”在陕西师大,“青马工程”的校内培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心,但同时也将重点落在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培训,以及业务素质的提升上,学习方式也大多采取了分组讨论、主题报告,甚至团队PK。而考察交流,则主要包括校际间大学生骨干交流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考察。
挂职锻炼是陕西师大“青马工程”的创新点,也是团委投入最多精力和关注的关节点,而事实也证明,“让大学生骨干们触动最深、收获最大的,是挂职锻炼这一环节。”
从2008年起,陕西师大团委与西安市长安区、雁塔区的政府机关、街道办事处,以及社区服务中心取得联系,先后推送150名优秀大学生骨干走进基层。3个月的挂职锻炼期间,学生骨干们在完成挂职单位交代的各项任务以外,还要做好工作日记和心得,并在挂职锻炼结束后,向学校和单位提交一份挂职期间的社会调研报告。
“对社会的理解,不能只凭听说和想象”
“挂职锻炼,能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发展成果,了解国家政策在各个层面如何落实,帮助他们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认识自己。”陕西师大团委副书记蒋毓新告诉记者,“此前,大部分学生骨干对国家的政策实施知之甚少。”
作为“青马学校”的第二批学员,和纳彬一起挂职锻炼的共有81名同学。常常加班的他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如果按绩效发工资,我会是这一批中工资最高的。而就是这个工作认真的纳彬,当初报名参加挂职锻炼的目的却并不“单纯”:“都说当公务员好,我倒要看看怎么个好法?还有人说有的政府官员腐败,我想看看是不是真的?再有,就是想了解一下政府部门是如何运作的?”
接待上访人员的经历,改变了纳彬并不“单纯”的想法。“现在的农民观念转变了,不再害怕当官的,大事小事都有可能上访。”纳彬说,他挂职的长安区农业局处理上访问题,并不像有人想的那样把农民赶走,而是尽力想办法。“实在解决不了的,也会帮他们转到相关部门。”
“农民碰到难题没别的法子,只能找政府。有的一进门就骂人,有的一不懂法、二不明理,但我不能跟他们生气,我不怨他们。”接访过程中,虽然纳彬只是端茶倒水,或是做一些简单的引导和政策讲解工作,但他一直很耐心。曾有老人告诉他,事情办不办得成先不说,你们服务态度能这样,我心里就舒坦多了。
挂职结束后,纳彬对政府的服务功能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样的认识通过他又传播给了其他同学。
和纳彬不同,邢莹莹的挂职锻炼很是“平静”。在长安区招商局挂职期间,邢莹莹主要做一些文秘工作,早上提前打扫办公室卫生,再就是取报纸、接电话,帮科长整理简单的文件。尽管只是做些琐碎小事,邢莹莹还是觉得自己成长了很多。“就是这些小事,教会了我如何与人打交道。”此外,邢莹莹还有自己的新收获。
在科长与一位客商的谈话中,邢莹莹了解到这位客商想在长安区建一个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处理厂。回校后,她开始收集各种资料,凭着自己的地理专业优势,利用经济地理学中工业区位的相关理论,花费大半个月时间,起草出一份《关于在长安区建大型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处理厂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这个过程中,邢莹莹详细了解了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利用知识。“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着自己写调查报告。”邢莹莹说。
“在挂职单位的分配上,我们尽量结合所学专业,将学生分配到相关单位,这样他们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鲁镇书记告诉记者,通过实践他们的学习会更有目的和方向,学校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为他们未来的就业打下更牢固的基础。
在长安区文化体育广播局挂职锻炼的宋健,则收获了让他一生受用的“快乐生活,快乐工作”理念。工作过程中的几位同事同为“80后”,他们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给了他很大启发,也让他看到了很多在校大学生所缺失的素质,并让他开始反思自己。他的反思不仅让自己更加快乐,也感染了周围同学,并付诸今年的“挑战杯”比赛项目实践。如今,他们的项目已经获得了省级金奖。
青马工程就像火种,光和热会影响更多青年
“挂职锻炼的经历,进一步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锻炼了他们观察社会、体察民情的能力,也增强了他们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和就业创业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把他们培养成党和国家需要的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陕西师大党委副书记王涛告诉记者,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青马工程”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引导和教育渗透,要化为他们的具体行动和成长轨迹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但是,从已经参加过培养的学员的就业趋向、职业选择,以及价值追求来看,已经初步显现了较好的效果。
目前,陕西师大“青马学校”已开办两期,培训班的机制更加健全,内容也日益丰富。每一期挂职锻炼结束后,校团委都会组织挂职学生座谈。有过挂职经历的大学生骨干,也会时常情不自禁聊起自己的感受,调动起更多同学的兴趣。
“大学生骨干从学生中来,距离学生最近,具有天然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的时代背景下,培养一大批信念坚定的骨干,能在学生中形成‘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强大示范和导向作用。”针对同学们的踊跃报名,陕西师大团委表示,今年在做校级骨干的基础上,会要求各院部级同时开展培训班,以扩大培训面,影响更多青年。
事实上,在陕西师大,“青马工程”的培训和锻炼,从一开始就注意避免为了骨干培养而培养的精英式教育,而把他们当做普通学生中的一颗“火种”。“青马学校”开办两年多来,学生中呈现出了“三多”、“三高”、“三实”和“三活跃”的现象。“三多”即党员学生多、特长学生多和优秀学生多;“三高”即学生理想志向高、思想品德高和综合素质高;“三实”即学生工作踏实、为人诚实与作风朴实;“三活跃”即学校的基层共青团组织、学生党组织、学校高品位的第二课堂,在骨干们的带动下空前活跃。
截至目前,“青马学校”毕业的403名学生骨干中,有16人参加了全国和省级大学生骨干培训,5人毅然加入“研究生扶贫接力计划”,志愿到西部偏远山区支教一年,两人光荣入伍成为守卫祖国边疆的武警战士。同时,还有63%的学生保送或考取硕士研究生,22%的学生走上人民教师的工作岗位。受这些大学生骨干的影响,学校的大学生更多地开始参与到“西部计划”、“基层从医从教”、“三支一扶”等服务祖国西部建设和发展的项目中来。
“我们培养的大学生骨干,聚起来是一团火,撒下去就是满天星,在不久的将来星星之火必然燎原。”就在这两天,第三批学员的理论课程培训已经开始。
点睛
陕西师大学生纳彬:“都说当公务员好,我倒要看看怎么个好法?还有人说有的政府官员腐败,我想看看是不是真的?再有,就是想了解一下政府部门是如何运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