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6月25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军事周刊

五星红旗背后的故事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6-25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2009年4月4日,西藏日喀则地区樟木镇帮村99岁的藏族老阿妈次仁曲珍收到了盼望已久的礼物——天安门国旗护卫队赠送的国旗。资料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有26年是他一人在天安门升国旗

    1949年10月2日,也就是开国大典的第二天,由北京市供电局工人陈红年担任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任务。因为开国大典时升旗用的电动升旗装置,是由当时冀北电力公司北平分公司设计的,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20多年里,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的任务就很自然地落在了北京市供电局的身上。

    1951年9月30日下午,电力公司一位领导把胡其俊叫到一边,说组织上决定交给他一个光荣任务,从明天起接替陈红年在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

    胡其俊听后又是高兴,又是激动,又是担心。高兴、激动的是自己这个在旧社会吃不饱饭的穷苦人,成了新中国国旗的升旗手;担心的是这是由毛主席亲自升起过的五星红旗,由自己来担负升旗任务,怕不能胜任。

    第一次升国旗恰逢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二个国庆日,天安门广场将举行开国大典以来每年一次的盛大阅兵和群众游行。头天傍晚,胡其俊从天安门广场管理处领来国旗,晚上根本无法入睡,不时地起身看看闹钟,生怕第二天晚了。天刚蒙蒙亮,他便急急忙忙地穿好衣服,一气儿跑到广场的旗杆底下,仔仔细细地将国旗系好、展平,然后遥望天边,等着太阳出来。当第一次顺利完成任务时,胡其俊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比喝了半斤二锅头还带劲。

    那时,看升降国旗的人并不多,偌大的广场上除了有几个解放军哨兵外,没有如今这么多的群众观看。升旗的设备没有现在好,也不奏国歌。每次胡其俊跳进旗杆边的汉白玉栏杆,爬上台座,用铜丝将旗套紧紧绑在旗杆的升降钢丝绳上,然后就等着日出。当时北京没有什么高大建筑物,广场东边的革命历史博物馆也没有开始建造,在天安门广场上就看得见太阳升起来。等天边的太阳一冒红,他就赶紧扳动旗杆底下小配电箱上的开关,旗帜就缓缓地升上了天空。每次升完国旗后,他都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再看一看,确认国旗是升到顶了,才放心离去。

    说起来,那时升国旗只是胡其俊的一件“业余”任务,平时他还得照常在班组里上下班。尽管家住城南,骑车赶到天安门广场需半个多小时,但无论风霜雨雪、天寒地冻,他从没有误过一次升降国旗。天安门国旗旗杆长3.5米,用来挂特制的大号国旗,重15公斤。当大风刮起时,硕大的旗面容易兜风,旗杆的重量就不只是15公斤了;大雨天,一旦雨水浇透了国旗,15公斤重的旗杆就会增加一倍的重量;冬天旗上结冰,情况就更难处置。尤其是电动装置出现故障,全要靠双臂将硕大的国旗升至22.5米高的旗杆顶端。

    当时北京风沙大,天安门广场无遮无拦,就更觉得风大,好几次升旗时胡其俊被狂风卷下两米高的旗杆座,每次他都是连身上的尘土都顾不得拍,再可劲爬上去。严寒季节,他也只能骑自行车赶到天安门广场,北风刺骨地吹着,地上冰雪不知使胡其俊滑倒过多少次。

    那时,升降国旗仪式简单,不奏国歌,也没有多少围观的观众,但胡其俊心中唱着一首歌,心中的歌伴着国旗徐徐升起,高扬在祖国的蓝天。

    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已经历60载,而在这60年中有26个年头是由胡其俊这样一个普通工人升降国旗的。

    国庆游行第一个国旗擎旗人是老天桥耍大刀、拉硬弓的

    开国大典后,首都国庆盛大的群众游行起初是以少先队员为先导,其次是工人队伍。

    1951年国庆,群众游行队伍总指挥部要求游行队伍队首要高举一面特大号国旗。特大号国旗需要特大旗杆,从长安街的东单经天安门走到西单,足足5公里,这就需要有一个力气和耐力超常的擎旗人。由于长时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于是找来老天桥耍大刀、拉硬弓的张宝忠。

    老天桥是民间文化的摇篮,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曾以集萃民间艺术,纵览风土人情而饮誉中外。天桥诞生了许多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和艺术家。张宝忠在天桥公平市场卖艺,抡一把90公斤重的大刀,大刀盘旋飞舞,一招一式呼呼生风,刀头上的铁环叮当作响,清脆悦耳。那口大刀时而在张宝忠脖子上打转,时而在肩上飞旋,刀如有“灵性”一样“粘”在他周身上下,宛转自如。张宝忠不仅大刀练得好,他的拉硬弓功夫更是武林中的惊人绝技。每张硬弓的拉力为80公斤,每次拉硬弓之前,他都会请在场观众进行试拉,若能拉开他请吃饭,然而从未见有观众拉开过一次。而张宝忠利用四肢和颈部、腰部等部位,一次拉开具有500多公斤拉力的7张硬弓,泰然自若,有如一位神奇的大力士,展现出中国大力士气吞山河的威武形象。

    张宝忠的几次预演,大家都很满意。于是,他便成为后来的国旗方队的擎旗人。

    1956年国庆,群众游行队伍前面首次出现国旗方队。当时的国旗方队由9人组成,擎旗手是铁路工人王志强。1964年国庆游行时,国旗方队增加到91人;1984年国庆游行时,国旗方队有960人;1999年国庆50周年时,国旗方队由1008名武警战士组成;2009年国庆60周年时,国旗方队由1949名战士组成。

    ——摘编自《五星红旗》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