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7月1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青春热线

还在依赖?

■宫学萍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7-01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假期,爸妈过来同住,加上老公出差在外,前后整整14天,好像回到了一家三口的小时候。

    其间几次小小摩擦,气愤之余,也能稍稍思考,好像头顶上真的长出了传说中的“第三只眼”,悬在空中,看见以往一直看不见的契机。

    原来,父母身上那些令我难以忍受的特质,恰恰就是我自己让身边的人无法理解的毛病。比如老爸的抠门和戒备心,还有老妈的憋屈和神经质。这不就是我吗?这不就是老公和朋友们成天抱怨我不可理喻的地方吗?

    于是,那几天里,每当和他们发生冲突,常常是还没来得及彻底愤怒,就不禁“扑哧”一声苦笑出来。

    也突然感谢这难得和爸妈同住的半个月,生活中好像多了一面神奇的镜子,让我生生看见自己的另一面。

    一个人的童年有多重要?我不敢妄言。我只是悟到,很多我们厌恶父母的地方,却往往是自己继承得最牢固的地方。

    明白了这一层,生活又一次变得更轻盈。

    联想到读过的李孟潮老师的文章《无知就是快乐》。李老师说:青春期的任务之一,就是“能够从对父母的依赖转向对社群、对自身的依靠”。对此,我有一点模模糊糊的理解,但还不能说得很清楚。大意是——

    如果我们可以从心理上渐渐远离父母,不必再一味地以父母为天,那么对父母的抱怨就会少很多,甚至懒得抱怨;他们无非也就是一个人,一个有缘把我们抚养长大的人;在陪伴我们长大的日子里,他们一定会说错一些话,做错一些事,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

    经常有朋友发信给我,诉说父母如何如何。对此,我总是想要反问一句:那你准备怎么办呢?又不是3岁小孩,难道离开父母你就无法独自生存?

    继续对父母抱怨,并且乐此不疲,应该也算是一种依赖,一种“不想长大”。虽然说,一个人童年的不完美可以归咎于父母,但是也别忘了,成年以后的生活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遗憾的是,很多人的悲剧在于——小时候,我们常常误以为父母就是整个世界,长大以后,很多人还会继续相信整个世界都是父母。比如说,从小在非常挑剔的母亲身边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会相信整个世界都很挑剔。

    唯一需要一再强调的是,以上这些个人感悟,很可能帮不到与我之外的任何人。把它们写下来,真正受益的,也不过是我自己。能够被语言简单传递的,至多是“知识”,而不是“智慧”。以上这句话是一位姐姐送给我的。

    一年之后,我在默默体会。

    原谅、感激、接纳……这些美好的词语,都不是可以强迫自己做到的事情。

    我们不能因为读到一篇告诫我们“应该”原谅的美文,就真正能做到原谅。经常是太多的伤痛,由于未经哀悼,于是变成了愤怒;而无法表达的愤怒,最终会演变成各种各样的症状。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