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7月1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青年话题

新闻发言人:政治运作透明化的推手

高永峰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7-01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6月30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举行中共中央有关部门新闻发言人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中央纪委、中组部、中宣部等11个中共中央部门的新闻发言人首次集体亮相。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对此表示,这种形式比较新颖,动作较大,显示中央正在加快党务公开的步伐。(《第一财经日报》6月29日)

    鉴于近些年来党务工作对外公开的步伐出现开始加快的迹象,实践层面出现中央和地方呼应的态势也就不足为奇。中共中央11个部门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虽非破冰之举,也未开中国党务公开之先河,但是考虑到这11个中央部门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有理由相信此举将极大地推动中国政治运行透明化的进程。

    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国已经是日趋成熟的制度安排,它的好处不在于相关部门可以把哪些信息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地发布出去,而在于公众可以通过媒体之口从相关部门获得当下热点问题焦点话题的回应和解读。在一个互联网信息时代,在网络民意瞬间升腾,分歧仇恨瞬即淤积的情况下,这种及时跟进式的信息渠道的通畅程度尤为重要。

    当然,如果把中共中央11个部门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也仅仅看作是一种顺应网络民意的举措,就太低估了此番举措的政治含金量。国人对于政治运作的种种无法判研的信息往往以“内幕”、“小道消息”津津乐道之,与此相应的是权力决策部门形象的模糊化、符号化。权力部门以这样面目示人固然可以因神秘感增加一些威权效应,但也容易因为缺乏透明度,使威权的行使蒙上太多权谋、算计的外衣,增加公众对政策形成的不确定感。

    特别是在政府部门大幅度引入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情况下,党委冷政府热而形成的不对称信息沟通模式,在中国现实的政治语境下,也会让人产生短板效应的遐思。

    11个中共中央部门有了自己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有了制度建设的摸索问题,就有了整个部门运作进行必然调整以适应社会及舆论质询的需要。如此一来,新闻发言人制度就不简单是多了几个在媒体曝光官员的问题,而成了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抓手。从已经推行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执行情况看,从形似到神似,还有一个磨合的过程,也有一个试错的过程。公众宜保持乐观其成的姿态,看这些新闻发言人的出现如何带来耳目一新的政治新气象。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