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7月5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学·国际

刚及格的学生为啥能被美国名校录取

本报记者 原春琳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7-05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艾瑞丝是美国伊利诺依数学与科学学校的一名普通高中生。最近,考试分数刚刚及格的她被美国理工科领域一所顶尖大学录取了,理由很简单:独立研究的能力,以及在研究项目当中体现出来的领导力和沟通能力非常卓越。

    对很多中国的老师和学生来说,伊利诺依数学与科学学校这个名字很陌生。实际上,这所学校历史并不长,1986年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倡议建立了这所学校。但是在1989年到2007年,该校的3500余名毕业生中99%升入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等顶尖高校,其中很多学生升学的理由与艾瑞丝一样:以科学探究能力见长,并获得很多课题研究成果和荣誉。

    7月1日到2日,艾瑞丝和她的校长Glenn McGee一起来到北京,参加由清华大学与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创新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McGee校长与参会的各国专家、学者一起分享了自己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经验。

    定位为学习实验室的高中向美国一流大学提供研究型生源

    用中国式思维来形容,伊利诺依数学与科学学校听起来很像是中国的那种科技特长班或者数理特长班的集合。

    那它的培养方式与我们熟悉的特长班有什么不一样呢?McGee校长对自己学校定位很明确:“我们是一所创新型的学习实验室。”

    从生源上来说,它的选拔方式与高中生申请大学的选拔方式相类似。McGee校长介绍,学校的招生对象是学术水平突出的学生,以10年级新生为主,申请包括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SAT(美国学术能力评估考试成绩),数学、英语、科学教师的推荐信,实践报告和获奖情况等。而所有报名的学生还必须经过严格的竞争和考试,一般只有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学生可以通过考试。

    培养方式与一般的学校也不一样。学校着力培养的是学生关注和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才能,并把他们培养成受社区欢迎的人。通过观察、获得证据、分析数据和提出结论这样的思路来设计和指导实验是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经历,学校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掌握科学研究的技巧。

    以生物课为例,学生在大部分学校学到的是细胞名称。但在伊利诺依,学生可以把实验室弄得很乱,可以随便用任何方法来做实验,并可按自己或者团队的建议作任何研究,并写论文。

    在这所学校,学生不是通过显微镜来学习细胞的名称,也不会区分细胞的各个组成部分。但他们能区分健康的细胞和有病的细胞,可以在14岁的年纪就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

    高中生自建能源研究所 3年筹集20万美元

    周一晚上7点到9点学校有个企业家课程,学生自愿参加。评估这门课是否成功,就要看他们从高中毕业之后创业的情况。McGee校长说,他们的一个毕业生已经开办了公司,另一名学生毕业之后就开办了教育网站。在他看来,学生的自主权,就意味着有机会在18岁之前感受这种自由和创新的氛围。

    每周三是伊利诺依的培养学生兴趣日。85%的学生都在医院、校外。McGee校长说,学生会在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伊利诺伊州大学和他们的导师进行合作,作他们自己的研究。有人问McGee校长,这些学生是不是就坐在那里看导师工作。他回答,并不是这样的,学生会亲自来实践,比如在医院、在产房观察并且参与如何治病、如何治疗早产儿等等这样的项目。在一年之后,他们会准备一篇期末论文,并且做一张海报,而且会进行正式的演讲,向大家汇报,由老师、导师来进行评估。

    学生们作什么项目呢?McGee校长念了个名字:使用磁性量子细胞自动机取代晶体管的可行性,就是关于DNA测序和药物提取的一个项目。从事这个项目的学生收到了匹兹堡大学8年的奖学金。学生还成立了一个能源研究所,他们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设计项目,并向州一级政府申请资金。最近3年他们申请了将近20万美元的项目经费。

    在短短的24年的建校时间里,这种培养方式出了一批人才。McGee校长谈起了学校的得意门生:史蒂芬1995年在电脑上作了一些研究,最近把自己的公司卖了16亿美元,这个公司就是Youtube;而约瑟·赛门1996年从学校毕业后,作了独立的研究。他另外一个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支付宝的创始人;克瑞斯在读高中时经常捣乱,他在洗手间抽烟,偷偷摸摸地潜入老师的办公室。但是在项目中他都做得非常好,现在他是美国下一个探究火星项目的首席工程师。

    在美国,创新和冒险是非常浪漫的事

    在美国,像McGee校长所在的这类培养青少年科技精英的学校共有15所。一个很重要的核心理念是,独立的研究项目激活学生们的深入思索能力。

    美国科学与公众社团主席Marincola也赶来参加了这次研讨会。5月刚刚落幕的全世界最有影响的中学生科技大赛——国际中学生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简称ISEF)就是他们操办的。

    中国学生也参加比赛,但是拿到大奖的几率并不高。分析比较后,她认为,美国从总体上来说会非常鼓励那些有创新的思想者和愿意承担风险的冒险者,但是与之相反,在中国社会里很多孩子身上肩负着来自父辈还有祖父辈两代人的希望。他们是承担不起风险的,因为创新往往是和风险伴生。

    更重要的一个社会背景是,在美国,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是被进行浪漫主义描述的,并使之无限光荣化,并把效果进行放大。比如像惠普的两个创始人,他们曾经在车库把生产半导体的原件扔到火炉里或者微波炉里去做最初的创新。很多美国公民都很熟知这一场景。即使说某一种创新在商业上不成功,在知识产权上也没有获得什么成绩,但是创新精神本身是得到人们无限尊重的。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