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消费的心境与支付能力
工作定型、家庭稳固、儿女成长,生活已经没有太多的变数。会有些许无聊和空洞,改变的激情在习以为常的慵懒琐碎里,浮起又沉下。
她设想过再次见面的情形,说什么样的话,穿什么样的衣服,在什么样的场景中——淡定、优雅,是这些想象的主题词。等到心态成熟,它们都成为年轻的见证,一笑而过。
他主动提及了毕业20年的同学聚会。期盼、焦虑掺杂着一些怅然若失的莫名情绪。很难说清楚接下来的购物、烫发、美容、健身究竟为了什么,反正,她不希望所有看到她的人失望。
老或者沧桑,是必然的经历,不能坦然接受的是面目全非。不是头发的变色与减少,或者体形的可松垮与臃肿,而是整个生活态度、言语方式、举手投足的彻底改变。她的认知,尚停留在对一个成功男人自信与历练的期许上,完全缺少接受一个死缠滥打的保险经纪人的心理准备。
逃离聚会,路过一家电影院,记忆的闸门猛然开启。也是面目全非,昏暗逼仄被炫目豪华替代。还是最后一排角落的位置,片头的一行小字,让她潸然泪下:“在变幻的生命里,岁月原来是最大的小偷。”
这一场怀旧的物质消费有踪可寻——信用卡上记录如下:连衣裙2300元;美发美容卡4000元;健身卡2800元;一张可有可无的保险单6800元。心理消费无法计量,不知道是该庆幸自己错过了一个人,还是该遗憾曾经爱过这样一个人。真实与想象的巨大落差,让怀念遍体鳞伤。
他努力成为精英男。多年辛苦,成功的各种标志,权力、地位、财富,让他有足够实力站在任何女人面前。
最初的那些联络电话,他表现得并不热心。一个被“遗弃”的男人的自尊心,让他一度躲避。掩藏自己,在还没找到合适的应对方式之前。他不知道她如何定位自己,前男友,师兄,还是老朋友,反正总是她主动打电话,声音一如既往,旧事若过往云烟。
足够的定力让他慢慢接近想要的成功,也刻意回避她,尽管“也不来看看我”的娇嗔,一直都对他充满诱惑。有那么一两次,他们几乎同时在一个场合出现,却失之交臂。如果遇上,或者刻意遇上,可能会是另一种结局。他没有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或者骄傲不让他回头。
这年很巧,端午节正好是她的生日,也是他们的相识纪念日,他要去她任教的母校做一场讲座。犹豫着要不要告诉她,电话先来了,讲座的海报宣告了他的到来。
一枚低调却价值不菲的胸针,他给她的生日礼物。当年陪她逛街时,那些“奢侈品”让她惊叹。他安排好了湖上烛光晚餐的各个细节,当年他就想,要好好给她过一次生日。接下来的一切,都按预先设计的流程完美进行,他是无可挑剔的男主角,她善解人意地配合着演出。
其实一直想要她见证这辉煌的一刻,或者,以一种卓然的仪式跟过去告别,却在最后一刻突然发现,怀旧者惟有他自己。PK的念想从来都没放下,可从头至尾都没赢过,对手只是自己。
这一场怀旧的代价,原本是一幕独角戏。他支付了演出的所有费用,努力将自己打造成卓越不凡的主角,在观众的掌声和喝彩里,至关重要的评委无动于衷,如若未见。
潘家园的旧货市场,还有琉璃厂,是常去的地方。淘回的只是书,一套小人书里缺失的几本,封面略显残破的繁体字初版小说,一两本纸张发黄的线装书。都在尚能承受的范围,年代都不算久远,旧书页里的往昔时光若隐若现,模糊而清晰。
朋友推荐网上的二手书书店,存货更多,查找起来更方便,嫌支付麻烦。最关键的,看不到书,没有“追寻”的感觉,更没有坐在街头的小书摊前看小人书,或者在新华书店里,踮起脚尖来翻找的乐趣。它们都属于从前,单薄轻淡,一旦进入饱满喧嚣的影像和网络时代,便荡然无存。
总是试图通过那些旧物件,触摸过去。一本小人书,一个旧陀螺,一副木质的羽毛球拍,一个塑料飞盘……让那些悄然在时光中淡出的记忆鲜活生动。
收藏所有罗大佑的磁带和光碟,观看蔡琴或者苏芮的每一场演唱会,寻找各式各样的旧军棋,然后,在短暂的岁月再现中沉醉。
纷争时常因此而起。家庭的消费账单里,并没有对怀旧的明码标价。这种消费除了意义不大、指向不明、回报率低之外,还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情愫。它们牵出的,很可能就是无疾而终的初恋,从未明知的念想,挥之不去的缅怀和无法补救的遗憾。即使没有什么不可言说,也有几分不速之客的味道。因为它的存在,将另外一个人“隔离”在外,对于某一段经历的“外来者”而言,你越是想保留,越是想珍藏,越增加想要融入(侵入)和分享(占领)的愿望。潜意识里,是希望自己的影子(存在)无处不在,能够影响(掌控)一切。
只要情感经历不是一张白纸,难免留有过去的印痕。它们的存在是一回事,对之解读是另一回事;原先的模样是一回事,记忆的再现是另一回事。怀旧消费表面上支付的是物质账单,实际却是情感生活中无法触及的过去和捉摸不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