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7月13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阅读周刊

在矛盾中玩平衡

向勇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7-13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艺术家如何创作?如何将激动人心的创意灵感,在空白画布或者纤柔素纸上肆意挥洒?这是一个“蒙娜丽莎”般的微笑之谜。艺术家们也往往做神秘状。郑板桥曾感慨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下之竹各不相同,其间即掺杂了艺术家独特的个人体验和艺术创意。当今社会的列车,驶向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创意经济时代,驶向文化经济新时代,创意作为最初上帝的专权、艺术家的天赋,已不再为小众所独享。英国学者克里斯·比尔顿在他的新作《创意与管理:从创意产业到创意管理》中,试图揭示那些活跃的创意密码。

    当今社会进入一个消费时代、商业时代。商业权力和传媒娱乐权力似乎比政治权力和宗教权力,都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人的道德观念和文化行为。于是,曾经隶属于知识贵族的精英文化也向大众妥协,蜕变为大众娱乐文化,时时向手握消费权力的大众上帝,发出谄媚讨好的微笑。大众作为“经济动物”和“市场公民”,拥有对一切商品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力。于是,文化也要面向大众创作,文化产品的价值从单纯的艺术价值考量转向复合的商业价值诉求,从艺术家个人体验和人文追求,转向公众的共同协作和产品规模效益。也就是说,对文化产品的评价,也从艺术追求和创造个性转变为效益、经济和利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生产力的解放,是一种文化生产力的驱动,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新动力。文化,不再是静躲在博物馆、美术馆里的“深闺之秀”,而是活跃在瓦肆勾栏、庙堂之外、江湖之上的百姓生活。

    在这个语境下,创意不再是个人的天赋,而是团体的共识;创意不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合乎目的的适用”,要有价值;创意不再是一个思维灵感一发的结果,而是多元思维相互效力的过程;创意不再是个人的战斗,而是团体和组织的协同。对于这些,克里斯·比尔顿博士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创意,正在塑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形象,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在国民经济的推动因素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创意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文化产品符合大众想象,它具有意义和价值,情感和体验,责任和使命。这才是超越时间的历史经典,这才是超越空间的世界神话。创意管理是一种平衡术。在商品经济喧嚣的时代,恪守文化的意义和市场的价值,这是人类文化传承的矛盾,确是人类文化因袭的真实命运。

    克里斯·比尔顿的《创意与管理》,给传统面临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双重境遇下的生存处境提供了一种平衡的可能。这是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衡的一种想象,是艺术创意者、文化政策制定者和文化商品经营者的互相致敬。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