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错案》警示错案
看到陕西丹凤县高中生徐梗荣被刑讯逼供致死的新闻时,警察温宏声“周身寒彻,血液都要凝固了”。这个案子的进程,简直就是按着他已经出版的小说里写的那样一步步发生的,小说的名字叫《错案》。
“错案的代价太大了。”这位前哈尔滨市平房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长摇着头说。几年前,因为办错案,一个地方的公安局长、办案民警穿着囚服排队在法庭上受审,温宏声看到这个场景,“异常痛心”,他决心要写一部小说,“来警示同行们不要办错案”。
温宏声从小热爱文学,少年时,他“疯狂写作”,剧本的手稿装满了两纸箱,当会计的父亲以为这孩子有毛病,还带他去医院看过精神病科。
阴差阳错当了警察后,温宏声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刑警,他主持破获了本地区很多轰动性大案,一些经典案子被警校当作案例讲授,他还荣立过二等功,据说,当时很少有警察像他那样,不挂彩去领这枚奖章。
然而,多年的刑警生涯,温宏声总感觉“整天像在刀尖上跳舞”。这位刑侦大队长不止一次与“错案”擦肩而过,“我是常在河边走,差点就湿鞋,但幸好没湿。”他感叹说。
10年前,当地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一个中年妇女在家里被残忍杀害,死者的丈夫成为重大嫌疑人。
就在领导和不少侦查员认为“已经胜利在望”时,温宏声注意到,案发现场有陌生人脚印。顶着重重压力,他悄悄追踪另一条线索,几天后,新的嫌疑人被捉拿归案,案子告破,他付出巨大努力,才阻止了一起可能发生的错案。
民警孔德明是温宏声的老部下,这个小伙子说,温大队破案有时胆子“大得吓人”,赤手空拳就敢扑向手持猎枪的歹徒,有时,谨小慎微得“让人看不过去”,连垃圾桶底黏在香蕉皮上的一个小纸片都要正反看几遍。
不止一次,他把嫌疑人放了,被害人家属便一拥而上,“什么,你们把杀人犯放了?!我就知道,你们是穿一条裤子的,你就是黑社会保护伞,我上法院告你去,上北京告你去!”
从警28年,温宏声深知警察破案面临的压力:案件天然的复杂性、技术手段不够先进、高破案指标的要求、社会舆论的影响……这些“一言难尽的沉重”,都被温宏声变成故事,写进《错案》里,用36万字惊心动魄地展示了一起因刑讯逼供导致的冤假错案。
温宏声把自己的创作经历形容为:“上半夜破案,下半夜写书”。2007年,他的类风湿严重到吃饭只能用手抓,办公室的斜对门就是会议室,他却无法起床去开会。他主动辞去了刑侦大队长职务,从而有了更多时间,来创作这部作品。
由于“一上来弄的就是大家伙”,小说有些情节前后矛盾,有的人物性格前后不一,有两次,他几乎沮丧地想要放弃已经写好的几十万字了,但终因舍不得小说中的几个主人公,咬牙才没让这部作品成为“烂尾楼”。写了两年半后,他终于完成了这部饱含了“太多思索、感动、寄托和向往”的作品。
小说的结尾,那些弄虚作假、造成错案的人大都提拔了,“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他说。但编辑跟他说,老温,这结尾得改。温宏声妥协了,他又用残疾的双手在键盘上,将这些人一个一个敲进坟墓,让小说的结尾“一片苍凉”。
这家出版社犹豫了半年,还是觉得题材太敏感不敢出,温宏声又换了一家,对方一看提纲就躲开了。最后,经朋友介绍,黑龙江一家出版社愿意出版,条件是温宏声必须承诺,在本地没有这样的案子。
身边的许多同事看了小说,都觉得“身临其境”,有位上级领导一口气读完,夜里打电话来,非要专门找时间“唠一唠”。有读者这样评论:“这部沉甸甸的《错案》……是作者面对刑讯逼供这个社会顽疾,发出的痛心疾首的呐喊。”
离开刑侦大队后,温宏声转到了工作没那么繁重的巡警大队。如今,他正在创作另一部小说《冤案》。“这本书可都是有名有姓的真实故事了。”他宣布说,“要知道,错案并不仅仅发生在小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