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7月16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学

假分校的监管为何形同虚设

韩俊杰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7-16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河南省2010年高考报名人数为95.24万人,虽然比去年减少了6666人,但规模仍为全国第一。其中,往届复读生达29.4万人,占30.9%,比例之高,也是全国之最。

    29.4万读了4年甚至5年6年高中的复读生,与读了3年的高中应届生同场竞技,应届生还能够抢到多少大学指标可想而知。因受复读生挤占而没有考上大学的应届生怎么办?他们要么选择放弃,要么被逼进入复读行列,再去争抢应属于应届生的大学指标。

    如此,复读只能成为一场永无止境的恶性循环。对此,河南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也曾明确提出:“公办普通高中举办复读班的主要危害:一是占用了有限的教育资源,影响更多的初中毕业生就读普通高中;二是已被高等学校录取的高中毕业生回流复读,相对剥夺了其他考生的录取机会;三是一些普通高中大量招收复读生,在某种程度上对片面追求升学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国家不允许公办高中招收复读生,一些公办高中就以分校的名义招收复读生。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如果公办高中分校真正做到“独立”,具备独立的校园,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实行独立的人事管理和经费核算,进行独立的教学管理,其招收复读生也合法合规。但是,现在最核心的问题却是:一方面,大多数分校不能也不愿真正做到“四独立”;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这些无法独立的假分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是像驻马店市教育局一样有意偏袒,使国家的禁令变成一纸空文。

    作为主管单位的基层教育部门为什么对假分校不管不问,甚至有意偏袒?对此,一位教育界资深人士分析认为,一方面,办分校的公办高中的校长一般都是教育局的领导成员,监管单位与被监管学校之间本身就是“哥哥管兄弟”,具体实施监管职能的教育局的相关科室与被监管学校之间甚至是“侄子管叔叔”,监管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假分校的开办,本身就是为了减轻当地政府教育支出压力,如果假分校被清理规范,原来通过高收费支付的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元的教育支出,必将改由政府财政支付。因此,如果省级政府和省级教育部门不硬起手腕、下大力气进行监管和处罚,期望基层政府和基层教育部门对当地假分校履行监管职能,无异于与虎谋皮。

    

相关报道:
河南高中名校借分校狂招复读生
公办高中假分校五大危害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