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7月21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特大洪峰顺利过坝 三峡经受首次大考

为下游防洪削峰每秒三万立方米
新华社记者 刘紫凌 冯国栋 吴植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7-21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7月20日上午,三峡大坝开启9个深孔泄洪,下泄流量控制在4万立方米/秒。

    7月20日8时,三峡迎来建成后的首次特大洪峰,流量达7万立方米/秒,刷新了1998年以来通过宜昌的最大峰值记录。

    为保证通航安全,三峡双线五级船闸已于19日11时停航,这是今年以来三峡船闸南北线首次同时停航。与此同时,载货汽车滚装船翻坝转运工作正式启动。新华社记者 程敏摄

    滚滚洪水奔腾而来,巍巍大坝岿然不动。

    “三峡工程经受住了特大洪水洗礼,目前安全无恙,运行正常。”在三峡大坝安全检测中心,工程师们为滚滚洪流顺利过坝欢欣不已。

    20日清晨,流量高达7万立方米/秒的特大洪水,直扑三峡大坝。经过大坝拦截,浑浊的水柱从9个泄洪深孔喷涌而出,震耳欲聋,在坝下激起漫天水雾。桀骜不驯的洪水经过三峡和葛洲坝间水域后,变得温顺许多。

    是三峡工程自2009年基本建成后经受的首次特大洪水考验,洪水规模刷新了1998年所创下的峰值记录。面对首次“大考”,三峡工程从容地发挥拦洪、削峰、错峰作用,洪峰出库时流量减为4万立方米/秒,为下游防洪削峰3万立方米/秒。

    连日来,安全检测中心的工程师们时刻紧盯着电脑屏幕,密切关注着大坝位移、顺流等各项安全指数。现在特大洪峰已经过坝,安全监测表明:枢纽建筑物在洪水通过时,各项指标均在规定范围之内,近坝库区沿岸地质未见异常,枢纽工程运行安全正常。三峡电厂和葛洲坝电厂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三峡工程成功通过了这次“大考”。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洪峰,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曹广晶事先就胸有成竹。他说:“这次洪峰流量为7万立方米/秒,而三峡枢纽可抵御98800立方米/秒的洪峰,我们足以从容应对。”

    三峡集团公司总经理陈飞表示,大坝能战胜特大洪水,得益于“三大法宝”:精准的流量预测、巨大的防洪库容、科学有效的调度。他说,这三件“法宝”缺一不可。

    “三峡上游有100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三峡集团公司的测控系统已覆盖其中60万平方公里。加上大渡河、雅砻江上一些其他单位的测控系统,上游流域水情测控达到了80%以上的覆盖率。”三峡枢纽梯调中心副总工程师赵云发说,“因此,早在17日,我们就已精确地预测了此次洪水的流量规模和到达时间。”

    三峡有约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防洪功能巨大。但如果“只进不出”,如遇新一轮大洪水,水库的拦洪能力将受到库容限制。因此,科学调度十分重要。预测到这次洪峰将至后,三峡合理选择时机,提前开闸泄洪,及时腾出库容,为战胜这次特大洪峰作好充分准备。

    据赵云发介绍,一般情况下,水库所拦洪水可直接经由26台发电机组平稳出库。当水位涨到一定高度后,如预测后期有大的来水,就需要在下游防洪压力较小的情况下,抓住时机开闸泄洪。开启泄洪深孔并配合发电机组过流,三峡可在短时内腾出相当库容应对大洪水。

    由于拦蓄洪水,三峡水位上涨迅速,目前正以平均0.13米/时的速度连续攀高。截至20日10时,水位已由19日10时的147.15米上涨至150.12米,24小时内上涨了3米,拦洪约15亿立方米。如果没有三峡大坝的拦截,如此高的洪量,将对本已负荷沉重的中下游干支流产生巨大安全威胁。

    新华社宜昌7月20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