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7月23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新闻

奥运亚运推动志愿服务发展国际论坛举行

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向北京奥运会看齐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7-23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本报北京7月22日电(记者李新玲 林洁)作为广州亚运会100天倒计时系列活动之一,“志愿中国·和谐亚洲”2010奥运亚运推动志愿服务发展国际论坛今天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300余名志愿服务研究专家、学者和志愿者代表交流了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了志愿服务理念的传播机制。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赛场内外170万名志愿者提供的热情、周到的服务让世界瞩目,北京志愿者协会被国际奥委会授予“卓越贡献奖”。

    团北京市委副书记邓亚萍在演讲中对比了奥运会前后北京志愿者事业的变化。2005年,北京只有1.3万名志愿者;目前,北京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经达到215万,团体志愿者会员单位384家,有1200多个志愿服务项目。

    据邓亚萍介绍,奥运会之后,他们对志愿者提供的经济价值进行了专题调研,各类志愿者一共提供了两亿小时志愿服务,按北京市职工每人每小时21元酬劳计算,北京奥运志愿者为国家办奥运节约了42亿元。

    邓亚萍表示,志愿者还创造了经济以外的价值,为社会精神文明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广州亚运会要通过年轻人的影响力、带动力和号召力,引领更多人参与亚运会志愿服务。”

    广州是一个外来人口比例较高的城市,有本地人口732万,外来人口总数达600多万。邓亚萍认为,广州应该借亚运之机,让外来人口产生对这个城市的认同感,通过参加志愿服务的方式获得主动融入社会的机会。她承诺可以为亚运志愿者提供实地培训。

    团广州市委书记、广州亚组委志愿者部部长王焕清在发言中表示,在亚运会筹备期间,要充分学习借鉴奥运会以及正在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工作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进前期培训工作。

    广州亚组委志愿者部一直致力于打造有广州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如“亚运志愿信使”不仅走出了广州,还向国际友人发出亚运的邀请,反响强烈。目前,做志愿者、戴志愿章、佩志愿彩、行志愿礼、唱志愿歌已成为广州全市百万青少年追求的新时尚。

    王焕清自豪地说,广州首创的志愿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希望通过亚运会的传播,使志愿服务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主任谭建光把全国的志愿服务归纳成“五朵金花”:北京是行政力量推动下的志愿服务社会化;上海是专业力量指导下的志愿服务持续化;香港是社团力量支持下的志愿服务普及化;广东是民间力量促进下的志愿服务灵活化;四川是多方力量参与下的志愿服务实验化。

    此次论坛由团北京市委、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团广州市委、广州亚组委志愿者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共同主办。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