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看段子了吗
这是在网络上疯传的一个“段子”,各大小论坛皆可见到它的身影。其最初来源已难以寻觅,笔者摘录的是来自黄健翔微博的一个较早版本。不少参与散布这个“段子”的人对其情节添油加醋,有人还配上保罗“死”在玻璃箱里的照片,引来网友纷纷跟帖,“顶!”“强搞笑!”“灰色幽默!”
草根创作,没有版权,任何人都可以对其“添油加醋”,再把幽默散发给更多人,这往往就是一个“段子”的诞生和发展史。
究竟什么是“段子”?百度百科上说,“段子”本是相声中的一个艺术术语,指的是相声作品中一节或一段艺术内容。而随着人们对“段子”一词的频繁使用其内涵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在一篇名为《段子管窥》的论文中,学者对“段子”下了如下定义:指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笑料”,尤其指近年来广泛流行的幽默类的故事、笑话、脱口秀、顺口溜等,大家通常称之为“红段子”、“黄段子”、“灰段子”……
对于“段子”概念的这种转变,清华大学曲艺队前队长李寅飞早有体察。“现在,段子不一定以相声剧场为演出场所,不一定以相声为载体,比如说在酒桌上也有段子。但内容基本都以幽默为主,或者现在更多的是搞笑。”在色彩斑斓的段子世界里,黄段子一般带有色情意味,灰段子多联系当下社会现实,红段子则多含励志成分。
“段子绝不是新事物。比如中国的笑话书历史就很久,最出名的就是清代的《笑林广记》了”,某书店店主黄轶群说。只不过,借助手机、论坛、博客和微博等平台,当下的小小段子都长了神通,得以全方位娱乐“e时代”人类,不得不说是一个新现象。“我每天在地铁上都会看手机报上的笑话,读了以后,一整天的心情都会不错。”对于在央视工作的侯鹏飞而言,段子已是每日忙碌生活的必需品。
“段子就是为了开心。我老用手机给朋友转发好玩段子,有时自己也会编一点。”在某高校工作的戴永兵说道,“平时工作很枯燥,发一两个段子让自己和朋友都乐呵乐呵。”很多手机段子就出自戴永兵这样的草根写手。而这种在朋友间通过手机发送或转发“段子”的交往方式早成气候。近日《人民论坛》一份关于“段子交往”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的受调查者“很少,几乎没有”进行过“段子交往”,而“以周为单位,每周都收发”的达到33.4%。
孙亮喜欢在网上看段子,“各种网站都会看一点,段子能让你放松心情,转换思维,看到特别好的就搜集起来,放到自己的QQ空间上。”眼下,网络上,各种以创作、搜集和散布搞笑段子为己任的网站、博客和微博已成燎原之势,参与制作和散布的网友更是难以计数。近日,颇有名气的网络段子写手“东东枪”和“奶猪”还同时推出了段子新书,有评论指出,这是段子逐渐形成文化产业的好兆头,必然会鼓舞更多的人来创作段子,娱人娱己。
“这就跟踢足球一个道理,巴西在各地都有不同层级的足球联赛,从而打造出辉煌的巴西国家队。大家都写段子是好事,经过一个过程后会慢慢沉淀出好作品。”李寅飞说。
有专家指出,段子阅读的盛行和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密切相关。一方面,人们的阅读时间零碎化,段子形式短小,符合现代人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现代人生活往往疲惫乏味,而段子具有高度娱乐性,可以帮助人们获得快乐的感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杨民则直言,“这是一个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的时代,段子的盛行是社会娱乐化的结果,表明大家都愿意在‘一时的乐趣’上花很大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