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7月27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周刊

记取历史遗存里的灵动气息

——2010BMW中国文化之旅
本报记者 严桦 陈娉舒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7-27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象山人在制盐。

    严桦摄 

 

    二宜楼。

    严桦摄

    离开乡间公路,朝偏僻的村庄深处走去,翠绿的农田一望无际,步行10多分钟,眼前出现了广阔的滩涂、茂密的盐蒿草和一座孤零零的茅草棚。草棚里架着两口直径近1米的大铁锅,两位60开外的老者挥汗如雨,用铁铲奋力翻着锅里煎熬的卤水和已经结晶的盐,锅底下柴火燃起的熊熊烈焰和锅内蒸腾的热气,形成滚滚热浪,足以把每个想进来看个究竟的访客推出去。但众多扛着长枪短炮的人,还是前赴后继用镜头记录下中国一种古老的手工传统技艺——象山晒盐。

    6月中旬,由近百人组成的BMW中国文化之旅车队抵达浙江象山,探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的传统手工技艺——象山晒盐。

    盐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海盐的制取已有数千年历史,曾对中国历史和经济有重大影响。象山的海水盐度年均30.8‰,日照时间长,风力资源丰富。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象山在置县前已是著名的产盐之地,古人直接煎煮海水,将制盐称为“熬波”。

    离草棚不远,就是滩涂的边缘,人们在这里发现了磨盘大的土圈,是当地人为制盐卤用黄泥筑成的,被称作“灰溜”。在大家的概念里,晒盐就是把海水引到盐田里,太阳一晒,水分蒸发,盐就制成了。可到了象山才知道,用大锅煎熬卤水使其结晶成盐,也叫晒盐,而且这种方法可以溯源到唐代。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早已习惯享受工业化制盐的成果,面对象山晒盐如此“落后的生产方式”,人们不禁要问,这种手工方法还有存续的必要和生命力吗?把它作为国家非遗项目进行保护意义何在?

    BMW中国文化之旅的魅力在于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部分专家全程跟队,随时就沿途非遗项目解疑释惑。专家介绍,晒盐是手工技艺中较为特别的一种,以海水为基本原料,利用海边滩涂及其咸泥,或人工制作掺杂的灰土,结合日光和风力蒸发,通过淋、泼等手工劳作制成盐卤,再通过火煎或日晒、风吹等自然结晶成原盐,整套工序多达10余道,纯手工操作。

    或许,从实用角度看,许多传统技艺是可以用现代技术取代的,但传统技术中蕴涵的丰富的科技基因却是不可再生的,特别是传统技艺中的审美功能、文化价值、生活习俗、民间信仰等,更是现代技术所无法取代的。

    晒盐亦是如此。晒盐技艺曾深刻影响着象山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文化,至今,象山的生活习俗、民间信仰、民间传说、诗歌等文学艺术仍与之息息相关。譬如,象山就留下许多产盐的地名,当地盐民崇拜自己的“盐宗”,建造了很多庙宇,至今保存着丰富遗迹。有关晒盐的民间传说及诗歌也多如繁星,不少文人骚客还为晒盐留下书画墨宝。在制作工艺方面,象山晒盐更是数千年中国海盐生产传统技艺的缩影。象山盐产品曾是国家重要的赋税收入,目前仍有上千人从事晒盐业。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纳潮操作规程、制卤操作规程、结晶操作规程、堆坨操作规定等丰富的工艺文化内容,这些都是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2008年,象山海盐晒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告别浙江,BMW中国文化之旅冒雨赶往福建省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经过3小时车程,“大地土楼群”的路标渐渐多了起来。站在素有“神州第一楼”、“土楼之王”美誉的二宜楼前,真有“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冒出的蘑菇”的感觉,与中国传统古建筑相比,它设计构思新颖独特,营造精巧科学。选址在民风淳朴的偏远之地,大概也是人们今天有幸看到保存如此完整的二宜楼的缘由。

    二宜楼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历经蒋士熊及其子孙三代人30年的艰辛营造,当年,客家人举族迁徙,从中原来到南方,为保护宗族,在遭到外来侵犯的时候,家族团结一致共同对外,圆形土楼这种居住生活方式,正好满足了人们对外防御避祸,对内建立圆满、和谐、平等理想家园的需求。

    穿过门道,进入内庭院,眼前豁然开朗,环形的土楼由4层外楼和一层内楼组成,共有192个房间,中心是公共活动院落,占地600平方米,鹅卵石铺地,左右有两口圆形水井,犹如太极图中的两个鱼眼。虽然参观者络绎不绝,但并没有影响原住民的正常生活。恰逢午饭时间,有人在厨房里忙活饭菜,几位老人坐在屋檐下纳凉小憩,两个七八岁的男孩端着饭碗在门口吃饭,大人出出进进为其添饭加菜,还有几个小孩与小猫嬉戏,一派祥和、恬静的景象。据介绍,二宜楼人丁兴旺时,曾住过近百户500余人,现在楼内还住着34户140人,都是蒋姓后裔。

    在当前,像二宜楼这样保持着原生态的世界文化遗产,已然罕见。人们参观历史遗存时,都希望看到原汁原味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包括原住民的生活样式和人文信息。但目前多数文化遗产地经过改造包装,摇身一变成了商业氛围浓重的旅游景点。比如,很多古老街巷里,店铺林立,处处充斥纪念品叫卖声。有些著名水乡,“居民”是刻意装扮的,不居住在当地,不过是每天来景点上班而已。

    “土楼、老街区、水乡等文化遗产,早先人们只注意到它们的文物价值,把它们仅仅作为观光对象,却忽略了作为遗产传承主体的人及其活动,也就忽略了遗产中积淀着的人文价值、民俗价值。”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刘托说。

    刘托说,以土楼为代表的传统民居文化,不仅其选址、建筑形制和样式对当今建筑设计业有借鉴意义,它所蕴含的生活样态、居住和交往方式也有很高社会价值。今天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但是人们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有多少认同感和归属感?这要打上大问号。刘托透露,曾有几位建筑师在新社区住宅设计中借鉴了福建土楼、客家围屋的建筑元素,方案获得国际奖项。那次借鉴,对探索建筑形式对人的心理影响和性格塑造有着积极意义。毕竟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必然变化,比如曾几何时北京人欢欢喜喜放弃四合院改住楼房,但现在你若有一套配套设施齐全的四合院,不是神仙也胜似神仙。“事实上,土楼、老街区、水乡、四合院,都是自然环境好、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居住形式,如能配上方便的交通和生活条件,将是未来人们所追求的时尚住所。从游客的审美取向看,前些年流行的人工景点和主题公园已经淡出人们视线,人们更倾向参与体验性活动,游览具有地方特色的原生态的景观。”刘托说。

    而BMW中国文化之旅在雨夜走访的福州“三坊七巷”,则走了一条与福建土楼完全不同的保护之路。

    这里的做法,是把原住民全部拆迁走,然后部分返迁,经过改造、重建、复原、新建后,“三坊七巷”被赋予了全新的概念,成为城市中心区一个集中呈现福州城市风貌的保护区,兼有观光、旅游、购物、餐饮等多种功能。换句话说,“三坊七巷”成了一个综合性“多专题博物馆”,保存下福州这座城市的文化信息。一位随队的非遗专家解释道,一个城市应该有属于本地区的文化空间,否则,所谓的“思念、乡愁、怀旧、回忆”等人类情感就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一个城市和你如果没有空间上的指认,没有感情上的牵系,那么生活在其中,人们不会感觉到真正美满。

    刘托认为,相对于孤立地保护文物建筑、历史街区,应更重视延续原有城市空间生态的整体保护。有些文化遗产今天看上去似乎缺少商业开发价值,但实际上它往往具有塑造城市文化品格的巨大且持久的综合价值,尤应珍惜。历史遗存一旦损毁,不可再生,必成人类情感上的永久伤痛。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