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7月29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学

新GRE乱了中国学生方寸

专家:数学难度提升会给其他国家考生带来消极影响,中国学生初三水平即可应付
实习生 邵媛菲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7-29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大三学生小杨最近总守在电脑前,反复登录GRE考试的官方报名网站,要不就冒着烈日奔波于学校与银行之间忙着电汇GRE报名费。而她所申请的考试是明年6月才进行的。

    最近在大学中,很多同学心神不宁,过了一个很不安稳的暑假,往往见面就问:“你GRE复习得怎么样,赶得上末班车吗?”

    ETS(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一宣布明年8月将正式改革GRE考试,就在准备出国考试的大学生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ETS宣布,本次改革将在考试方式、题型内容、难度系数、计分方式等诸多方面作出调整。GRE改革是否会对中国学生出国留学产生影响,成为大学校园热议的话题。

    GRE考试不但是美国研究生院选拔、培养高级研究人才的重要依据,也是各大学研究生院决定是否向申请人提供奖学金资助的重要参考条件之一。而在本科学生申请美国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环节,GRE成绩对考生是否能够被美国大学或研究生院录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GRE改革对中国考生福兮?祸兮?

    GRE的改革其实早就应该进行了。在2009年,全球参加GRE考试的人数达63.3万,中国考生有5.2万人,但整体呈下降趋势。按照常理推断,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申请赴美留学并且参加GRE考试的人数应该明显增加从而使得全球参考人数上涨,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因此,ETS希望通过考试改革吸引外国学生参考GRE,为美国吸纳更多的人才。

    改革后GRE考试将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在改革之前GRE考试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作文考试,这一部分采取机考的方式,考生被要求在计算机上做答;第二部分是其他题型的考试,将在作文考试的数月之后进行,包括数学和语文两部分,考试方式采用笔答。这样会给考场布置和考生备考带来一定的不便。改革后,考试将合二为一,同时考查作文和其他题型,并且统一采取机考的方式,基于网络进行考试,通过网络实现考试的每个环节。

    同时,GRE改革也是在应对其与GMAT的竞争。GMAT是经企管理研究生的入学考试,专门帮助国外各商学院评估申请人是否具备在工商管理方面继续深造学习的资格。而GMAT与GRE的考试人群有一定的重合,两者之间一直存在竞争。2009年参考GMAT的人数仅中国就有2.35万,比2008年增长35%。这使GRE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GRE改革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ETS与GRE本身以及全球GRE考生的前途。

    关于改革带来的具体题目变化一直是考生最关注的问题。本次改革最大的变动是取消语文考试中原有的类比反义部分。改革后考生背诵单词的负担以及备考压力相对减轻。

    但与此同时,新GRE将增加段落填空题与等价填空两类题型。在等价填空题中,考生需从6个选项当中选中2个答案,答案之间可能存在类比与反义的关系。因此,改革后的GRE考试并非不再注重考生掌握的单词量,而是采用一种更加新颖、灵活的方式进行考查。新东方精英英语亚运村远大中心主任唐宁评论:“ETS在强调一点,就是弱化记忆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

    作文部分仍然保留两篇作文的题型,但是时间上会缩短,需要考生有更快的反应和英文输入速度。而阅读与数学部分的难度将增大,目的在于更加深入地测试考生的推理能力,拉开考生间的分数梯度。

    现今部分参考GRE的考生认为本次改革对于中国考生相当不利,因为中国考生在数学和阅读方面一直占有优势,而增加阅读、数学难度无疑会降低中国考生冲击高分的可能性。对此新东方北美项目推广中心主任张洪伟表示:“GRE改革总体上对中国考生的影响不大,甚至是以好消息为主。数学部分难度的提升会给其他国家的考生带来比较大的消极影响,而反过来会更突显中国考生的优势;但增加阅读的篇幅就需要中国考生花费更长的时间准备阅读部分,综合起来看,对中国学生产生的影响并不明显,可能我们还会更加有利。”唐宁则认为,GRE的数学推理部分对于中国考生来说,相对是很容易的。一般中国学生初三的数学水平就可以应付自如了。

    改革前最后两次GRE报名火爆

    “改革就意味着一切又要从零开始,原先我上过的GRE课程都是针对老GRE的,如果赶不上老版GRE那之前的投资就没意义了。”人大学生小张说,今年10月与明年6月的两次GRE考试成为改革前仅有的两次传统考试机会。很多考生对于改革存在恐惧心理,都想抓住这最后的机会。

    因此,今年我国GRE报考再掀高潮。一些同学反映,2010年10月份GRE机考座位非常紧张,有些考生因为没能抢到北京当地的机考位置,不得不专程到外地参加考试,还有一部分考生只得推迟至2011年的6月,但末班车预计名额更紧俏。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