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7月29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卓越的战鹰“心脏手术师”是这样炼成的

——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倾力打造文化软实力纪实
万天兵 杨春源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7-29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今年仲夏的一天,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偏居成都平原一个小镇上的五七一九工厂视察时,高度评价工厂建设,称赞他们“企业的管理井井有条,企业的技术精益求精,企业的文化昂扬向上”,特别是经他们维修的某新型军用航空发动机使用寿命大幅延长,“1台发挥了1.6台的作用,这是很大的一个贡献”。

    五七一九工厂何以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如此高的赞誉?当笔者走进这个工厂时,顿时感到强烈的震撼:一个仅有2000多人的普通空军装备修理企业,短短几年间完成63项科研成果,20多项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自主创新的军用航空发动机再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动机修理能力成倍增长,工厂2004年总资产才11亿元,6年后就达到29亿元;同时,工厂还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质量奖”等数十项国家级殊荣。

    五七一九工厂凭借什么创造出这样的奇迹?该厂厂长向巧坦言:独具空军特质、卓越品质、和谐特色的企业文化,为企业腾飞插上了翅膀。

    打破西方国家对航空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垄断

    “看那军旗飞舞的方向,前进着战车舰队和机群。上面也飘扬着我们的名字,年轻的士兵渴望建立功勋……”这首叫《那一天来临》的歌是五七一九工厂的厂歌。只要这首歌雄壮、激扬的旋律响起,每一个五七一九人就会神态庄重、热血沸腾。

    五七一九工厂是隶属空军装备部的装备保障性企业,担负着军用航空发动机修理保障的重任。工厂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这样强烈的意识:“我们是不穿军装的军人,不拿钢枪的战士!”

    2004年,是全厂职工至今记忆尤为深刻的一年。这一年,某新型航空发动机维修线刚刚建成,航空兵部队的一批发动机进厂急待维修,各级首长心急如焚,上级机关和部队催修发动机的电话不断打来。如何不负重托,快速形成新型发动机批量修理能力?

    经过8个月大刀阔斧的重新调配修理资源、改革修理流程,该厂修理能力显著提升,某型发动机平均修理周期降幅达27.3%。此后,他们根据部队保障任务的变化,对流程进行持续改进、优化,修理能力每年增长率达60%以上,先后实现了由维修二代机向三代机、由单机种、大批量维修向多机种、小批量维修的跨越。

    随着大批新型航空装备在部队列装,新型军用航空发动机关键、重要零部件供应逐渐成为制约空军战斗力持续生成的突出问题。如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必然影响先进战机发挥作用,军委和空军首长对此高度关注。

    该工厂想部队所想、急部队所急,专门组织精兵强将集中攻关,自主创新了21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三代飞机发动机关键部件再制造技术,突破了由少数西方国家对航空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垄断,使我军三代战机的发动机寿命从900小时延长到1500小时,相当于使1台发动机发挥了1.6台发动机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国防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

    3000多个手印组成的和谐团队,是“追求卓越”的保证

    在五七一九工厂,只要是上班期间,每个人都必须整整齐齐地穿好那套款式新颖的天蓝色工作服,工作服左臂绣着“情系蓝天”,右臂绣着“追求卓越”。

    走进五七一九工厂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富有特色的文化广场。在文化广场的中心地带,有一条宽6米、长百米的“星光大道”。在这条“星光大道”上,镌刻着一只只大手印。据介绍,这些手印取自3000多位在职员工、离休老干部和退休职工,寓意每一名创业者、建设者都是企业之星,都已载入工厂建设发展的史册。

    当设计这条“星光大道”时,曾有人建议把厂领导的手模放在第一排。厂长说:“大家都是一家人,都是平等的,只有工作岗位的不同,没有个人的高低贵贱,我们不能搞这样的特殊。”

    如今,每年新来的员工都要到这儿感受工厂的文化氛围,并把自己手模放在这条星光大道上。

    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的氛围下,该厂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激情空前迸发。为了给部队服务,有一批职工常年出差在外,不辞辛苦,部队发动机出现问题、需要技术支援,他们保证24小时内赶到保障现场。有不少职工退休后不愿离厂,只要工厂有需要就义无反顾地在岗位上和年轻人一起奋战。身患重病的女工祁丽莎,做了两次化疗,但因为担心她的工序成为生产的“瓶颈”,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与同事一起奋战。高级工程师蔡仕祥退休后一直在教年轻人,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工厂也充分尊重职工的劳动和创造,2004年以来,实施了以职工名字命名优秀班组、技术创新、方法创新制度,目前,已经有“黄强工作法”、“周陈工作法”、“吴创班组”、“敏智班组”等20多个“员工工作法”和生产班组。黄强、吴创、张永光等优秀职工的照片,被制作成灯箱布置在厂区主干道两旁。

    在五七一九工厂的厂徽上,有一个永不停止转动的齿轮,“它代表了五七一九人永无止境的追求。”该厂党委书记梁绍华说。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