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7月31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特别报道

悲伤笼罩汤营村

本报记者 田国垒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7-31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7月30日,河南省栾川县石庙镇常门村一名遇难的老人出殡,亲人悲伤。

    本报记者 田国垒摄

    7月29日,是闫军伟42岁的妻子出殡的日子。

    一大早,亲朋好友都来帮忙了。由于家里吃的东西有限,他就搭冲锋舟到了河对岸,然后步行到旧县镇购买粮食。

    7月24日下午,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伊河汤营大桥垮塌。

    闫军伟的妻子是此次塌桥事故中的44个遇难者之一。出事的那天,闫军伟正在郑州打工,晚上就接到了邻居的电话,“你老婆被河水冲走了”。

    回家后,亲戚们都过来帮闫军伟找尸体。十几个人早出晚归,沿着伊河找了3天后,终于在距塌桥处五十里开外的嵩县找到了。

    闫军伟打电话给栾川县民政局,县上马上就有人开车将尸体拉去火化了。第二天,县上就送来了米面油和1000块钱的慰问金。“人都没了,要这么点钱有什么用?”闫军伟说。

    邻居开杂货店的大娘说:“哎,都是命。军伟他老婆吃完饭连锅都没有洗,就跑过来喊我一块去看水,我没去,她去了,没想到她再也回不来了。”

    从桥塌的那一刻起,悲伤就笼罩着汤营村。

    一位经常来杂货店打麻将的年轻妇女,当天也去桥上看水了。怀抱里,是八个月大的婴儿。桥塌的那一瞬间,她鬼使神差地抱住了一棵大树,怀里的孩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一位年轻的父亲,吃晚饭后,见雨下得小了,电也停了,感觉在家呆着没意思,就动员妻子和两个女儿一起去桥上看水。妻子觉得没意思不愿意去,他就带着两个十多岁的女儿去了,这一走就再也没能回来。

    还有一位父亲,开着面包车载着女儿和岳父岳母一起到桥头看水,结果无一幸免。

    这些天,凄厉的哭声不断地在这个村庄起伏着。几乎每天都有葬礼举行。

    7月29日中午,烈日当头,一群只穿着内裤的皮肤黝黑的汉子,在已经坍塌成渣土的汤营大桥原址,开始忙着用木头搭一座临时桥。他们是自发来修桥的,午餐就是馒头、咸菜,“为的就是让乡亲们出去方便些,不用再冒险趟水过河”。

    他们说,这次事故完全是人祸,县里和镇上的桥都封了,偏偏这座桥没人管,别说警戒线了,连个通知都没下。

    桥塌了,两侧的桥头还在。看得出这座桥在去年的维修中整饬得不错,路面是新的,栏杆也被刷得很白,甚至还装上了漂亮的路灯。但从裸露的桥面可以看出,混凝土里没有一根像样的钢筋,只有几根指头粗的钢丝悬在空中。

    现在,连接汤营村和外界的唯一方式就是冲锋舟了。但冲锋舟并非时时都有,有时候需要等很久。记者出村的时候,顶着烈日等了一个小时冲锋舟也没来,最后只得和村民们一起手拉手趟水过河。河水湍急,深的地方可淹没胸部。

    7月27日,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在全省防汛工作视频会议上说,“栾川7·24事件中,桥梁垮塌造成群死群伤,这是一场特重大事故,这次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村民们追问,为什么没有避免,谁是责任人?

    本报河南栾川7月30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