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8月2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壮丽的史诗 永远的精神

——献给英雄的北大荒人
新华社记者 陈二厚 范迎春 朱立毅 姜锐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8-02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在世界的坐标上,她是全球公认的三大肥沃黑土带之一。

    在中国的版图上,她的面积相当于一个半海南岛。

    6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蛮荒。几代中国人在这里写下悲壮而辉煌的拓荒史诗。

    60多年后,北大荒变身北大仓,她每年产出的商品粮可以供应一亿人口。

    今天,我们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追寻那历久弥新的北大荒精神。

    这是人类历史上可歌可泣的拓荒诗篇。百万人的青春在这里激荡,命运在这里交响。历经漫漫岁月、雷电风霜,镌刻出英雄的北大荒群体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哈尔滨红旗大街175号。北大荒博物馆在这里静静矗立。

    纵贯博物馆一到二层,是一面松木墙。远看,是泥土一样的颜色;走近了,上面镌刻着12000多个人名。

    密密麻麻的一个个名字,是一个个长眠于北大荒的拓荒先驱。

    来来往往的人们,常在这面墙前久久伫立,情不自禁地抚摸。

    北大荒的土地上,英雄儿女灿若星辰,每个人都是北大荒的一个生动缩影,但即使把所有的缩影都拼缀起来,也难以完整地映照这段厚重的历史。

    几经请求,81岁的北大荒原史志办主任郑加真,终于答应帮助我们梳理北大荒开拓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两天后记者收到了他老伴儿代发的电子邮件,有40多个名字和简介。里面有拓荒先驱“独眼将军”,有新中国最早的女拖拉机手,有上世纪五十年代来北大荒的苏联留学生,有为保护生产工具牺牲的烈士,有把骨灰撒在黑土地上的知青,有为北大荒奉献了一生的科技人员,有为北大荒接生第一批婴儿的老军医,有北大荒的音乐家、作家……

    “这些人是不能再减的了!”郑加真在邮件中郑重写道。

    郑加真的名单里没有他自己。其实,他的命运,也深深地融在了这段历史沧桑之中。

    1949年,郑加真成为上海解放后复旦大学录取的首批大学生。第二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不顾家人反对,应征入伍到前线。1958年3月,上尉军官郑加真从北京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来到黑龙江小城密山。

    也就是那一年,北大荒开拓史揭开了重要一页,先后有十万官兵进驻荒原。

    云集了6万多名拓荒官兵的密山小城,几无立锥之地。于是,荒原上出现了亘古未有的动人场景:几万名官兵打着红旗,挑着行李,背着孩子,穿过山林,越过沼泽,直插北大荒茫茫无际的腹地。

    从此,荒原上有了一条条路,播下了一粒粒种子。

    问及当时垦荒的艰苦,郑加真淡然一笑,久久无语。

    “后悔吗?”我们反复追问。

    他感慨地说:“先后来的复转官兵有14万人,许多人职位比我高,功劳比我大,还不都是默默地在这块土地上干了一辈子?”

    开拓初期的北大荒,到底有多凶险?

    当年“下放”到北大荒,曾和郑加真共住一室的老作家聂绀弩,目睹那时的情景,曾慨然放歌——

    “北大荒,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和苇塘;山中霸主熊与虎,原上英雄豺与狼。烂草污泥真乐土,毒虫猛兽美家乡……”

    寒冷、偏僻、荒蛮、瘟疫,曾是历史上北大荒的代名词,是令人望而却步的地方。

    当历史的时针转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之后,新中国的拓荒者,开始一批又一批地向荒原发起集团式的进军。

    他们,是14万名复转官兵,20万名内地支边青年,54万名城市下乡知青,10万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此外,还有来自北京、天津等城市的2000多名青年垦荒队员等。

    他们,虽然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身份,但一踏上荒原,就汇聚成一支为了一个大目标而舍生忘死、奋斗不息的浩荡大军。

    百万人的青春在这里激荡,浮沉的命运汇聚成宏大的交响。

    “在野外脱谷,凛冽的寒风不停地刮着,冷得人不敢停手,只有拼命干活才能抵御严寒。”多年后,北京知青张建军这样回忆自己八年的北大荒岁月。

    青春无悔。因为那里有痛苦、有泪水,有付出,更有砥砺。所以有了魂牵梦绕,有了深深的眷念。

    1993年6月,温州知青回访团重新踏上他们生活战斗过的北大荒宝泉岭,成千上万北大荒乡亲涌上街头迎接。面对眼前熟悉的黑土地,面对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面对扑面而来的浓郁乡情,这些已是中年人的知青们百感交集、不能自制,突然齐刷刷地跪在黑土地上,涕泪长号:“北大荒啊,我们回来了!”

    薪火相传。无论时代如何变幻,这种忠诚、开拓与眷念,在一代一代北大荒人心中无声流淌。

    葛柏林,佳木斯知青。1968年来到八五九农场。知青回城的大潮中,他和爱人——北京知青林莉,选择了留下。

    在后来的岁月中,留下来的葛柏林夫妇,和所有北大荒人一样,面对的是改革大潮汹涌澎湃的新时代。

    1984年的中共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国营农场应继续进行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办好家庭农场。”

    “生活费、生产费自理,土地到户、机械到户、核算到户、盈亏到户”——家庭农场模式,意味着习惯了“起床吹号,上班吹哨”的北大荒人,要成为投入、生产、利益和风险自担的主体。

    一时间,人们心里都没了底。

    北大荒向何处去?北大荒人开始新的思考。

    1985年的早春,葛柏林夫妇包下了农场深处的一块荒地。

    3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葛柏林的家庭农场开出荒地5000多亩。

    1995年,北大荒100多个国营农场衍生出20多万个家庭农场,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一年,北大荒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00亿斤。

    历经十几年艰辛探索,经受着脱胎换骨般的阵痛,北大荒人终于走出了一条改革的新路。

    在挠力河畔的家庭农场里,年过六旬的葛柏林正在谋划着开发旅游项目。“北大荒已由开荒转变为‘保荒’了。我们有湿地保护区,有这么好的山水,搞旅游前景广阔。”

    怀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葛柏林为儿子取名叫葛麦,孙女叫葛豆豆。

    从开发到建设,一代又一代北大荒人,就这样默默坚守、默默继承、默默耕耘。

    他们,是用灼烫的黑土、坚硬的山石作材料,以风霜雷电作刻刀,历经漫漫岁月镌刻而成的英雄群体。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人们这样概括北大荒精神。

    百万拓荒人的命运和情感,已经融入了这片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开垦出的土地,化作无际的麦海稻浪、林带粮仓,化作照亮北疆夜空的群星,化作北大荒精神的旗帜猎猎飞扬。

    这是一张保障粮食供给的壮丽答卷。为国家产粮,是几代北大荒人的庄严使命。穿越60多年的时光,漠漠大荒铸就“中华大粮仓”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不久,一条迅速保障灾区粮食供应的指令发往北大荒。48小时后,2460吨、足以装满41节火车皮的北大荒优质粳米,从生产线疾驰而下。12小时之内,大米在哈尔滨南火车站完成集结,满载北大荒人深情厚谊的粮食专列一趟趟从黑土地发往地震灾区。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一次次考验中,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北大荒的“调节器”和“稳定器”作用不断突显。

    如今的北大荒,已经从一片蛮荒之地变成名副其实的大粮仓——

    她的耕地已拓展到4000多万亩,如果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可以排21位。

    她去年的粮食产量达到330亿斤,其中商品粮总量就占305亿斤,那是一亿人一年的口粮。

    她累计生产粮食3590多亿斤,累计向国家贡献商品粮2760多亿斤。

    开荒播种,多产粮食,是一代代北大荒人的使命,甚至是“宿命”。

    北大荒有40年的时间,是“麦豆一统天下”的单一种植结构。

    向亘古荒原要粮,艰难程度难以想象。

    在大荒初拓的年代里,甚至有过一亩地里种下33斤种子,最后只收获26斤半小麦的酸楚。

    经过苦心探索、管护,北大荒小麦的亩产逐渐上升到四五百斤,就再难以攀升。

    加之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河环绕,地势低洼,水流宣泄不畅,极易引发涝灾,成为麦豆等旱作作物的“致命伤”。

    1981年,北大荒发生特大涝灾,大豆基本绝产,小麦浸泡在水中无法收获,眼睁睁损失粮食30亿斤。

    转年,一场春涝又让200多万亩洼地被迫弃耕。

    又过一年,丰收在望的160多万亩小麦遭水淹颗粒无收。

    一年又一年的失望,北大荒人的心在流血!

    水稻怕旱不怕涝。北大荒人的目光,开始聚焦到看似平常的作物——水稻上。

    跨越北纬45到49度的三江和松嫩平原,一年之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覆盖在冰霜之下。耐水喜温的水稻能在这里扎下根来吗?

    86岁的北大荒水稻专家徐一戎,一谈起水稻,便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神采飞扬。

    他清晰地记得1981年的那个初秋,北大荒漫山遍野一下子变得白霜茫茫,一场突来的早霜冷害给水稻带来了致命打击。秋收后一算,好不容易种植的43万亩水稻,平均亩产还不足300斤。

    经此变故,北大荒的水稻种植面积也由43万亩骤减到18万亩。有人劝徐一戎:“老徐,看来北大荒这个地方,研究水稻没什么希望了。”

    水稻、增产,成了北大荒人的心结,也是他们执着的梦想。

    徐一戎又给自己和团队确定了“寒地水稻计划栽培防御冷害技术”的新课题。

    他们在试验田里种上从东北地区以及日本、韩国、台湾等地搜集来的稻种。

    从夜间最低气温的生长状态,到白天最高气温的生长状态,整整4年,他们每天24小时进行观察、比较、分析。

    稻种,不断地淘汰、优化。试验结果出来后,他们又选择20多个农场进行试验种植。

    600斤、800斤、1000斤……寒地水稻高产的大门,终于在北大荒人面前轰然洞开。

    一场“旱改水”的攻坚战全面铺开。

    如今,北大荒的水稻种植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一半,是1984年的60多倍!平均亩产1100多斤,是1984年的3.5倍!

    艰辛的探索,换来了黑土地粮食产量的“三级跳”。

    ——1995年,在积蓄了近40年后,北大荒粮食年产量首次超过100亿斤。

    ——仅仅用10年时间,北大荒人就让这个数字翻了一番,2005年产粮200亿斤。

    ——4年后,又一个“百亿斤”台阶被征服。年产量和商品量双双突破300亿斤。

    “黑土地综合产出的潜能还能进一步发挥,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快速达到400亿斤。”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局长、党委书记隋凤富说。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是北大荒的希望,更是一个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不可或缺的保障。

    这是一幅现代化的美好图景。探索、追赶、跨越,新一代拓荒人正在沧桑巨变的黑土地上镌刻更加美好的未来

    2010年2月中旬,罕见的雪灾袭击美国。

    2月19日,中国农历正月初六。北大荒一年一度的工作启动大会正开得火热。

    尽管彼此隔着几万公里,透过这场雪灾,北大荒人在思考——频发的灾害,对全球农业生产将产生较大影响,世界粮食资源的争夺也会越来越激烈。

    “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我们没有停歇的理由。”隋凤富在会上这样部署。

    穿越60多年的时光,北大荒不仅为祖国贡献出如山般的粮食,更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我们四处收集零部件修复和拼装了3台拖拉机,在拖拉机后面拴上5副犁杖,人扶着犁杖跟在拖拉机后面跑。办法虽然笨点,但是比铁锹、锄头效率还是高了。”参与最早一批公营农场创建的86岁的杨清海回忆。

    随着开发的推进,党中央对北大荒提出了创建“粮食工厂”的要求。

    由此,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成为一代又一代北大荒人的共同使命。

    1954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依托当时苏联援助的大型农机具,在北大荒建设一个机械化水平更高的样板农场——友谊农场。这为北大荒乃至中国农业机械化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伴随改革的春风,黑土地新一轮农业现代化开始起跳。

    1978年,同样在友谊农场,启动面积达3万亩的现代化农业试点。

    1980年,创建现代化洪河农场,耕地面积30万亩。

    1983年,二道河、鸭绿河两个现代化农场诞生,面积300万亩。

    ……

    今天的北大荒,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科技贡献率达70%。农业现代化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今天的北大荒,职工人均生产粮食突破65000斤,创造我国农业最高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的水平。

    今天的北大荒,追求现代化的脚步没有停歇,而是在加速。

    “中国农业面临的国际化竞争将更严酷。逆水行舟,我们不前进就难免被淘汰出局。”隋凤富说。

    北大荒人的危机感并非多虑——

    国际大型粮商在中国的触角越伸越长,农产品加工市场的争夺愈加激烈。

    北大荒的大豆产业在外资的夹击下四面楚歌,种植和加工效益逐渐下降。

    山雨欲来风满楼。高压还在向更多、更深的领域渗透。

    “要杀出一条血路,就必须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这是一个新的领域,北大荒人正走在新的拓荒路上。”隋凤富说。

    从现代化农业到现代化大农业,“大”在用产业思维构筑强大竞争力。

    在北大荒,农业不再是“孤军奋战”,新的集约化产业体系的构建,让北大荒由做大向做强进军。“完达山乳业”“北大荒米业”“九三油脂”等一批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在加速崛起。

    从现代化农业到现代化大农业,“大”在传统农区实现城镇化的奋力转型。

    现代化大农业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社会服务业的发展、农场职工收入的增加、提升生活质量的渴望,使北大荒加速城镇化水到渠成。

    2009年起,北大荒城镇化驶入“快车道”。

    ——113个农场里,1430多栋楼房拔地而起。

    ——499个居民点、300多万平方米危旧房屋,从北大荒版图上彻底消失;从集约下来的土地上,北大荒又复垦出3万亩耕地。

    当年拓荒者“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早已成真,在不断被新的梦想超越。

    从现代化农业到现代化大农业,“大”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宏伟探索。

    如今,农场的大马力拖拉机开进了周边农村,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正为周边广大农民打开一扇“现代化”的大门。

    “大马力拖拉机一来,作业深度35厘米以上,打破了小农机根本啃不动的‘犁底层’。土壤透气了,产量就上来了。每亩地平均能增收30元,还节省了很多人工。”黑龙江富锦市长安镇农民王友说。

    从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到租种农村土地……

    从经济合作、市场共享到周边农民进农垦城镇安家落户……

    从示范带动到启动周边乡镇由垦区代为建设和管理的试点……

    北大荒人正构筑与周边农民携手共进的大舞台。

    这是一个前景广阔的舞台——

    3年之后,农场带动周边地区的粮食总产量将达到300亿斤,等于“复制”了一个北大荒!

    北大荒113个农场与全省65个县的45个唇齿相依,充分利用共建共享机制,将助推全省三分之二的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城乡一体化。

    这是一幅崭新而恢弘的蓝图。

    这是又一次意义深远的拓荒。

    这也是时代的聚焦——新一代拓荒人能否作答?

    答卷正在书写。

    未来必将更美!

    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