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8月2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新闻

一条马鞭子 两代护边情

——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父子爱国守边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徐军峰 秦交锋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8-02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一对再普通不过的哈萨克族父子,他们不是兵,却忠诚履行了30多年卫国戍边的神圣使命,用实际行动抒写着对祖国的热爱。他们就是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吉木乃镇萨尔乌楞村护边员——斯拉木和马合沙提父子。

    记者与马合沙提巡视完他负责的中哈边境的四个界碑、长达15公里的边境线,回到萨尔乌楞村。这个村子不大,距中哈边境线不到100米,村子旁边紧挨着一条河,河对面就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马合沙提的妻子说:“他每次巡边回来都要向父亲留给他的信物——马鞭子汇报一天的巡边情况。”斯拉木是马合沙提的父亲,从部队复员后就当起了义务护边员,守护着15公里长的边境线。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他带领本村的牧民多次立功、勤勤恳恳。

    2005年1月,斯拉木突发脑溢血,临终前还念念不忘心中的国境线。他留下一个心愿,让大儿子马合沙提继承他护边的使命,并将自己使用了几十年的马鞭子交给了马合沙提。

    当时,马合沙提在心里立下誓言:一定要继承父亲的事业,为国家守好边防。

    在巡边的路上,70号界碑在一人多高的茂密芦苇丛中,马合沙提头也不回,不停地提醒着记者:“小心,这有个坑”“跳,这有个水沟”……记者称赞道:“你真是边境‘活地图’。”

    他说:“我要像父亲一样把边境上的每一寸土地都装进心里。

    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也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壮语,默默履行着卫国戍边的神圣使命。

    长期受父亲的熏陶,马合沙提在边境线上对外来人员有一种天生的警觉。一次,马合沙提在村子附近遇到了一位自称是从南疆来阿勒泰收羊的商人。发现此人甚是可疑,马合沙提先稳住对方,并迅速报案。经审查,这是一名企图越境的监狱逃犯。

    马合沙提曾6次参加边境灭火。1996年8月26日的那场大火,让马合沙提记忆犹新。若不是马合沙提及时报案,大火不仅会烧掉整个萨尔乌楞村,而且会蔓延到哈萨克斯坦境内,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家住在界河边,祖国母亲在心间,种田放牧护国土,世世代代守边关。”村里墙上这条护边标语,反映了这个边境村庄农牧民们世世代代以守边护边为己任的真实心情。

    30年多来,两代护边员记录了上百本巡边日记。

    “7月25日,我方68号界碑附近铁丝网发现破损,已修补好。”

    “7月26日,擦洗我方界碑,重新用油漆描绘。”

    2000年,阿勒泰落下一场大雪,几十公分厚的积雪使牧民出门都十分困难,巡逻护边更是难上加难。为了履行自己的誓言,马哈沙提硬是忍着多年的关节炎骑马去执勤。过一条水渠时,马合沙提摔了下来,晕了过去。等醒来一看,骑的马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自己只好一瘸一拐地走回家。

    妻子劝他:“算了吧,咱还是在县城找份工作,钱也不少挣,人也不受罪。”他只是摇头。

    有人问他:“这么辛苦值吗?”马合沙提指着离边境线只有20米的父亲坟墓说:“这是我的家呀!我不守护谁守护?”

    记者粗略算了算,这对父子每天巡逻一次要走30公里,不间断地巡逻了30年,就是32.85万公里,这相当于我国陆地边境线总长的15倍还要多。

    30多年来,斯拉木和马合沙提父子守护的15公里边境线上没有发生过一起人、畜越界事件,年年被地、县评为优秀护边员和护林防火先进个人。2007年马合沙提还荣获自治区优秀护边员称号。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1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