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8月2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职业教育
招生人数一年翻了数十倍

部分民办中职成了骗取国家助学金的“提款机”

本报记者 甘丽华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8-02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指着这份名为“市直2009年春季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资金下达表”,湖北省宜昌机电工程学校校长周红星显得极为气愤。作为宜昌市最大的中职学校,在校生高达7000余人,但接受国家助学金的资助人数还赶不上几所民办中职。

    这份资金下达表显示,湖北省宜昌机电工程学校资助人数2290人,资助金为171.8万元。而民办的宜昌成才实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资助人数为2842人,资助金为213.2万元;宜昌国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资助人数2733人,资助金为204.98万元;另一所民办中职学校——宜昌市青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资助人数2363人,资助金为 177.23万元。

    当年宜昌市总体资助人数为16088人,这3所民办中职学校就占据了近一半。

    “按照这个资助人数,以及它们所拥有的校园面积,这些民办学校的一平方米平均要容纳30个学生才行。”周红星说。

    在这份国家助学金下达表背后,是宜昌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科长胡玉祥与几所民办中职学校的“联手”,虚报学生人数,以骗取国家助学金。

    据检察机关证实,胡玉祥在任职期间,利用管理全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单独和伙同他人收受贿赂100.5万元,致使上千万元国家助学金被套走。近日,宜昌市伍家岗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受贿案。

    招生人数一年翻了数十倍

    2007年,国务院决定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之后,财政部、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标准每生每年1500元。

    中等职业学校是指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并备案,实施中等学历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包括公立和民办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的中专部和中等职业学校等。

    实施该项政策后,90%的中职学生可以获得国家助学金。

    2008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指出中等职业学校面向返乡农民工实施学历教育,返乡农民工学生可以按照规定学制,实行脱产连续在校学习,也可以实行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实行脱产连续在校学习的,可以和其他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一样,享受国家每年1500元助学金;实行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的,是否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没有具体规定,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国家对中职教育的大投入犹如发酵剂,搅动了中职教育市场,也搅动了一些人发财的“歪心思”。在宜昌,不断有人找到胡玉祥打探情况,发现只要能拉进人头,注册到学籍,国家助学金补助就会拨付到位。

    据统计,2007年秋季,宜昌国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只有100多人,宜昌成才实验职业技术学校也仅招生100多人。

    到2008年秋天,数据显示宜昌国防中职学校招生3800多人,次年又招了3000多人;宜昌成才职校2008年招了5000多人,次年又招了2000多人,分别比2007年增长了数十倍。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探访宜昌市成才实验职业技术学校时发现,该校校舍租借的是原红星电缆厂子弟学校校舍,位置较偏僻。除了挂有一条招生横幅外,连校名都没有。校舍主要包括两栋4层小楼,教师和学生宿舍都在其中,教室不超过20间。

    而宜昌国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楼同样是租借的,教室总数不到50个。按学制三年(其中在校时间两年)计算,根本无法容纳5000多名学生上课。

    很多农民工学员是假的

    2008年,宜昌国防中职学校申报了3800多名农民工学生学籍。而按照该校的规模,无法完成这么多农民工学员的培训任务。

    据媒体公开报道,胡玉祥在法庭上交待,他在审核宜昌国防中职学校学籍资料报送过程中,没有严格履行审核职责,在明知他们不具备培训3800多名农民工学员能力的情况下,仍将这个数据上报了湖北省教育厅。

    胡玉祥交待,宜昌国防中职学校2008年注册的3800多名农民工学员,所获得的助学金拨款数额很大,第一次获得了400万元,第二次200多万元。

    2005年至2007年,吴某在宜昌国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任办公室主任,在工作中结识了胡玉祥。得知中职学校办学利润很大,2007年底,她辞掉了在国防职校的工作,于2008年在红安县出资注册了一家职校,并经胡玉祥牵线与宜昌成才实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合作。仅仅两年时间,“招生”7000多人,获得了国家巨额助学金拨款。

    胡玉祥交待,吴某的学校2008年上报学员的学籍人数是5000多人,其中农民工学员有2000多人。按此计算,每名学员获得1500元补助,当年可获得800万元的助学金,其中农民工学员可获得300多万元的助学金。

    宜昌市伍家岗区检察院指控,胡玉祥收受宜昌国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龚某贿赂53万元,其中,龚送给胡的一张银行卡上存款额高达50万元;收受红安县弘扬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吴某贿赂40万元;收受宜昌成才实验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龚某某贿赂3万元;收受武汉颂大网络公司业务经理贾某贿赂4.5万元。共计100.5万元。

    据吴某交待,胡在她办学过程中,给了她很多帮助,如促成她与宜昌成才职校的合作、学员学籍审核注册、助学金发放等。她送胡玉祥40万元之前,曾估算了一下,虽然学校前期收入不会很多,但当国家助学金到位后,学校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给他送40万元也不多。

    宜昌市一位公立中职学校校长表示,中职学校的生源大战已成腐败的“滋生地”。他介绍说,有些初中老师明目张胆地要钱,专门挑成绩差的班级带,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中职学校给的招生费用,对学生说“不要我安排,你就拿不到毕业证”,对中职学校则是“不交钱不让你招生”。

    目前公立学校招生都吃不饱,而民办学校招一个人来可以给1000元的介绍费。这逼得公立中职学校也需这么做,每个学生的招生费高达700元。

    有教育界人士分析,面向初中的生源大战极为激烈,而且在学籍管理方面有一定规定,操作空间有限。而农民工生源则不同,成为一个巨大黑洞。

    这位中职学校校长坦言:目前很多农民工学员是假的,目的就是为了搞钱。做法可谓相当简单,找一个村,叫村干部把村民的身份证收上来,就可以登记注册。

    他说,很多民办中职学校存在虚报、多报学生的情况。公立学校好歹财务制度相对健全,花出去的钱在学校账务上可以反映出来。而钱进入民办学校,就相当于进到私人腰包,个人发财了。

    国家助学金为什么成了“唐僧肉”

    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投入的加大,非法套取国家助学金的新闻屡见报端。

    2008年,重庆12所中职学校套取国家助学金被查处。这12所学校主要采取虚假、重复申报资助对象,以及隐瞒流失学生等方式,套取国家助学金;滞留或挪用助学金;擅自缩短学制,违规立项收费。

    2009年,中央电视台报道了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职业中学套取国家助学金的情况。该校通过制造普通高中生和中职学生双重学籍、虚报学生人数等途径套取国家助学金。

    今年1月,江苏省沛县公安局破获一起利用虚假联合办学协议骗取国家助学金17万余元的案件。警方侦查发现,沛县鸿达技校校长朱某与沛县保安中学签订虚假联合办学协议,在沛县保安中学虚假注册鸿达技校2007届125名学生学籍,为125名不属于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的学生申请了国家助学金,共骗取国家助学金17万余元。

    今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审计发现,大化职业技术学校虚报国家助学金受助人数376人,套取财政资金28.2万元,存入学校预算外资金专户后,用于归还县财政的欠款。

    根据《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助学金申请、审批与发放要经历相应的程序:学生填写《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在新学年开学一周内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相关证明材料;学校受理学生申请,对受助对象进行资格审查,确定资助名单;学校将确定的资助名单在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

    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报至同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学籍审查,然后报同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审核、汇总;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将审核意见报同级财政、教育、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并报上级财政、教育、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少地方还相继采取中职生“电子学籍”注册、“学籍异动”每月核实等政策,防止国家助学金被套取。

    有教育界人士分析,在看似严格的程序背后,缺乏有效的监督、核查机制,若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导致腐败滋生,国家的巨大投入不仅没有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反而让某些人中饱私囊。

    某中职学校校长指出,目前对民办学校非法套取国家助学金缺乏惩戒机制。公立学校套取国家助学金要“冒风险”,而民办学校骗取国家助学金没有相应的法律惩罚,最多就是被发现了把钱退回来。胡玉祥受贿案所涉及的中职学校校长还照样当校长,甚至经常上电视宣传自己的学校。

    还有中职学校校长表示,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中职教育发展目标时应该考虑中职教育发展的现状,更加理性;提出过高的招生目标,相当于在逼地方作假。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