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8月5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国际

康宝莱:公益传递爱心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8-05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作为本土化很高的跨国企业,康宝莱非常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始终奉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

    如果一杯水是你自己的,一桶水可能是你家的,那么一条河就是社会的,为大家所有。做企业亦如此,企业刚起步,可能只属于几个人的,与几个人有关系。企业壮大后,它就不仅仅属于几个人,而属于员工、股东及消费者,甚至是全社会的。这时,企业就应该思考如何回馈社会,这就是康宝莱对公益的思考和行动指南。没有华丽的宣传,没有煽情的口号,这自觉、自愿的行动在康宝莱内部渐渐合奏出一曲爱心的颂歌。

    温暖的康宝莱之家

    1994年,康宝莱国际公司创始人马克·休斯创立康宝莱家庭基金会,宗旨是为因战争、灾害、贫困或其他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儿童提供健康营养品和其他帮助,让他们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2005年,康宝莱自豪地推出康宝莱之家计划,为儿童提供健康营养的膳食。截止2010年初,已在美国、中国、日本、英国、巴西、澳大利亚、新加坡等数十个国家建立了50所康宝莱之家。每天资助约1.2万名儿童,充分实践了康宝莱创始人马克·休斯“你必须用心底的爱对待和影响他人”的理念

    为了帮助汶川震区孤儿和贫困儿童,2009年3月,康宝莱基金会在国内的首家康宝莱之家落户成都SOS儿童村,公司承诺永久性帮助SOS儿童村。初期,基金会将每年向成都康宝莱之家捐赠善款,用于帮助这里的300多名孤儿提高营养水平,改善生活条件。未来,捐赠金额将随着公司业务发展和孩子们的需要而不断调整增加。

    灾难中的倾力相助

    在国家重大灾难面前,康宝莱总是在第一时间倾力相助。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康宝莱紧急向四川省红十字会捐款200万元人民币。全国各地员工也纷纷响应号召踊跃捐款。许多康宝莱人主动前往一线,加入志愿者队伍。为了竭尽所能支持救援工作,康宝莱更将价值200万元的保健品送到第一支进入汶川灾区的部队官兵手中。在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公司积极捐款捐物,向青海西宁慈善会捐赠的50万元人民币,重点用于重建校舍,资助贫困学子等。

    听见爱的天使

    2009年7月,由康宝莱发起成立的“天使听见爱”慈善项目在厦门诞生,由康宝莱出资帮助听力残障孩子植入人工耳蜗,并进行康复训练。5岁的厦门小女孩林芳纯成为“天使听见爱”项目资助进行耳蜗植入手术的孩子。手术结束后,小芳纯彻底告别无声世界。康复后的小芳纯将作为上海世博的一名小志愿者,把自己的手印和对康宝莱人的爱一起留在上海。近期,公司从媒体上得知山东济南的6岁贫困女孩刘麦患有听力障碍,便决定捐赠22万元人民币,资助其进行手术。

    截至目前,公司已在厦门、南京、济南、广州、苏州、大连等6个城市捐赠超过60万元的款物。每一个听障孩子都是天使,只要一个手术,他们就能重新听见世界,我们觉得这样做非常有意义。

    发自心底的爱

    与很多企业的公益理念不同,康宝莱不仅强调在重大灾难中的集体表现,同样也非常重视员工的日常善举。康宝莱员工对公益有一种发自肺腑的热爱。从公益理念到公益实践,从重大灾难到爱心捐赠,从公司总裁到基层员工、营销人员,处处体现出康宝莱的企业责任。

    “低调”是很多人对康宝莱的印象。对于快速成长低调,对于公益同样低调。康宝莱的一位营销人员计划每年捐助200个失学儿童,“我大概能再活50年,那就是一万个儿童被救助。”那个营销人员说。听者很惊讶,说者很自然,因为公益在康宝莱已经成为一种理所当然。

    康宝莱与中华骨髓库渊源深厚。公司先后有两位员工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一例是2007年8月,公司员工杨洋为韩国患者捐献骨髓;另一例是2009年12月24日,康宝莱员工王军建为北京男孩捐献骨髓。目前,包括公司总裁李延亮在内的200多名员工都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志愿者行列。

    康宝莱每年都会在全球开展最有爱心营销人员的评选活动,由各国分公司进行初选,再汇总至美国总部进行评比,此项评比与业绩没有关系。创始人马克·休斯的格言,在康宝莱企业内部不断被提及,并被所有人奉为圭臬。

    正是这种将公益与业绩发展放在同等位置的公司文化,让公益融入康宝莱的血液,成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康宝莱人的行为准则。我们期待康宝莱的公益行动能够温暖无数身处困境的人,唤起更多的人跟随。

    公司回馈社会的爱心和努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截至2010年6月,康宝莱公司共荣获各级政府及相关社团组织颁发奖项近200项,其中包括爱心企业、模范纳税单位、诚信经营单位、消费者满意单位等荣誉称号。累计获得中央、地方各级、各类媒体报道超过4000篇。这些奖项和报道,是对康宝莱的认可,更是激励,将鞭策我们在公益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