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没薪酬,不能没乐趣
24岁的偶像还是在1930年1月出嫁,成为玛丽亚·戈佩特·梅耶(Maria Gpeppert-Mayer),婚礼在哥廷根举行。没过多久,也是在这里,玛丽亚的博士论文答辩仪式举行。答辩委员会里有3人是诺贝尔奖得主,他们对论文给予了一致好评,并惊叹于作者在物理学方面的才华。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只要玛丽亚在哥廷根继续发展下去,一定会成就非凡。
但梅耶夫人打算追随丈夫到美国。在周围的人看来,这个女人无疑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自毁在学术上的大好前程。她父亲的遗愿,似乎也被抛到一边了。
玛丽亚的父亲是一名教授,戈佩特家族到了他这一代,已经连续6代出教授。他希望女儿能够延续这种荣耀,成为家族的第7代教授。
“你长大了千万别变成一个女人。”父亲经常这样告诫。他认为女儿可以像男人那样成就一番事业。为了磨炼玛丽亚坚强的个性,他允许女儿去爬树,甚至和其他孩子打架。在玛丽亚4岁那年,为了让她更好地接受科学的熏陶,父亲甚至将家搬到哥廷根,与数学家希尔伯特等人为邻。
然而,这个望女成凤的父亲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女性教育在普鲁士并不受重视。在玛丽亚一家搬到哥廷根8年后,妇女才获得自由上大学的权利。
这为戈佩特家族产生第7代教授提供了契机。玛丽亚也如父亲所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哥廷根大学数学系。
在那里,她经常参加物理学家玻恩和弗兰克等人举行的研讨会。在研讨会上,年轻的奥本海默常常不停地打断玻恩的演讲,这令玛丽亚难以忍受。为了能完整地听完演讲,玛丽亚联合一些学生写了请愿书。
最终,看到请愿书的奥本海默不再打断玻恩的演讲,写请愿书的玛丽亚则开始把兴趣转向物理学。她迷上了新兴的量子物理学,在这个男人主导的世界里,玛丽亚格外引人注目。
恰在此时,父亲突然去世。从悲痛中平静下来的玛丽亚,决定尽快完成学业,让父亲的愿望变成现实。
但玛丽亚生命中另一个男人的出现,延缓了戈佩特家族出现第7代教授的脚步。
1930年3月,梅耶夫妇到达美国。丈夫成为霍普金斯大学的化学副教授。由于美国大学规定,为了防止谋私,不能同时聘用一对夫妇,玛丽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找不到工作,而且身边也没有人对量子物理感兴趣。
3年后,希特勒在德国掌权。在玛丽亚的帮助下,哥廷根的不少同事和朋友逃亡到美国。身边对量子物理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而玛丽亚此时的重心又转移到家庭和孩子上。
她的丈夫也不希望她仅仅是一名家庭主妇。他邀请妻子和自己共同写一本名为《统计力学》的教科书。这本书再次激发了玛丽亚对物理学的兴趣。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玛丽亚进入一个为“曼哈顿计划”服务的项目。作为女人,她没有薪水,却充分展现了才华。
战争结束后,费米和弗兰克等人希望玛丽亚加入他们的队伍,继续进行核物理研究。玛丽亚接受了他们提供的职位,依旧没有薪水,只是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办公室。这已经令这个女人很满足。“我工作多年,没有丝毫报酬,只是因为研究物理学时有着无穷的乐趣。”回忆起往事,玛丽亚这样说道。
在这间办公室里,她开始研究原子核的构成问题,常常一边吸烟一边皱着眉头沉思。1950年,她提出了“自旋-轨道耦合”模型,并写成论文发表。不过她不知道,一个月前,德国人汉斯·D·延森也提出了同样的理论。两人随后决定携手写书阐释他们的理论。
这一理论在9年后被广泛承认,戈佩特家族的第7代教授也终于在这一年产生。芝加哥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都邀请玛丽亚担任物理学教授,玛丽亚接受了后者的邀请。
这不仅让玛丽亚第一次领到全额薪水,也让她在1963年站在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上。因为在人们的视线之外停留得太久,站在领奖台上的这个女人很不适应。
令她更不适应的是,自己的女儿在结婚后,专心地做起了一名家庭主妇。好在儿子延续了她的荣耀,成为戈佩特家族第8代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