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8月12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经济·生活
国家统计局:

目前还不能计算出住房空置率

本报记者 众石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8-12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有关住房空置率的争论还在升温。今天,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月度发布会上称,目前国家统计局关于房地产统计方面的制度还不能计算出空置率。

    他表示,一方面原因,由于空置率是近几年房地产业高速发展的一个“新问题”,而当前调查统计制度还没有来得及作出统计。而且,“空置”的概念不好明确,什么样的状况算住房空置,没有明确标准。比如,房子没有人住叫空置,还是空置的时间很长比如半年以上叫空置?还有异地购房如何统计,也不好确定。如生活在北京的在海南买一套房子,只有周末到海南度假,那算不算空置?

    此前,海南省住建厅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南岛外人士购买海口商品住房7566套、78.09万平方米,分别占销售总套数和总面积的71%、63%;购买三亚商品住房6366套、60.52万平方米,分别占销售总套数和总面积的85.5%、85.4%;购买文昌商品住房6024套、36.49万平方米,分别占销售总套数和总面积的94.1%、92.1%。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工作委员会今年6月对海口、三亚、文昌、琼海等8个市县房地产开发建设情况的调查显示,有些小区平时入住率不到2%,多数小区平时入住率则不到20%。

    盛来运称,全国住房空置率统计的难度还表现在“分母”。作为“分母”的住房存量总面积也不好计算,因为这里有结构问题,有楼房/平房,还有危房,有钢筋混凝土的有砖混的,如果把这些面积都加在一起,在分子(空置房总量)和分母中间有不可比因素。

    他说,计算出一个准确的空置率是个国际难题,而要想真正摸清楚住房的面积、结构,“还得寄希望于住房普查。”

    自从有报道称,国家电网统计“连续6个月电表读数为零的房屋”数量为6450万套,有关我国住房空置率的讨论一直没有间断。北京联合大学两位老师曾对北京小区电表进行抽样调查,得出结论为北京的商品房空置率接近30%;武汉供电局数据显示2008年该市住房空置率为18%;《羊城晚报》调查了两个月,发现广州的存量住房空置率高达20.24%;苏州也有媒体曝出当地住房空置率为20%。

    不过,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认为,内地拥有第二套住房的居民家庭占比不是很高,城镇居民家庭真正空置的房子只有230万套左右,低于全球大多数国家城市的空置率。

    他提供的数据显示,内地2005年拥有第二套住所的居民家庭占比是8.6%。从2005年到2008年,拥有第二套住所的居民家庭只增长了0.9个百分点,达到9.5%,略高于美国,并且分布于不同收入的家庭,即一部分为原有私房或房改房、一部分为商品房。而其中用于出租和偶尔居住的比例超过了80%,其他用途的仅占19.3%。按这个比率算,全国空置房数量大约为230万套。

    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提供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按照全国城市常住人口6.2亿、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计算,全国约有186亿平方米的住房面积,以空置率25%~30%计算,全国房屋空置面积大约在46.5亿平方米~55.8亿平方米之间。如果按照一套房80平方米计算,全国就约有6975万套空置房。因此之前国家电网6540万套空置房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曹建海还表示,目前统计部门公布的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房待售面积以及住宅待售面积,只能说明房地产企业本身的商品房库存情况,据此还判断不了整个市场的供求情况。开发商现存待售面积只占整个社会商品房库存量的3%~5%。要判断市场供求情况,还有待对空置率的准确统计。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也表示,房地产的待售面积和空置面积不是一个概念,待售面积主要是指房地产企业没有销售出去的或者在出租的状态,而空置面积是指已经卖出去以后,住房处在闲置没人住的面积。数据显示,2005年统计的全国商品房待售率达到26%。

    盛来运说,大家觉得国家统计局发布待售面积还不过瘾,希望公布空置率,但这确实很有难度。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在住房空置率这个问题上,目前统计部门的数据还无法对现实经济生活作出合理解释。正是由于政府统计指标中没有住房空置率,巨量的住房空置便没法纳入政府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中。他表示,“国十条”的政策已经对此问题有所涉及,但在一些部门干扰下,3个多月过去了,有操作性的细化政策目前仍无法出台。

    易宪容称,媒体对住房空置率的实地调查是对统计数据的补充,这以另一种方式传递了一个信息,空置率不是“哥德巴赫猜想”,我国住房空置信息的获取并没有困难到无法获得的程度,能不能查出来就看有没有作为。

    本报北京8月11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