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信仰便怎样生活
那已经远远不是一场简单的学生篮球比赛。年长的黑人们忧心忡忡,怕赢球之后遭到报复。白人球队队长的父亲,则干脆禁止儿子去跟黑人打球。这位年轻球员最后是被迫跳窗户赶到赛场。
故事结局并无多大悬念,这支黑人球队,历尽艰辛后一定会赢。然而威力神甫的朴实与执著始终打动人心。他不断激励他的球队,自己也一直身体力行地用行动来证明他的信念:公平要靠自己去争取!
当然,大环境的改善往往费时很久。不是每个人的努力争取,都能很快看到回报。电影里所展现的事件,发生在转折年代,片末字幕上打出,1967年,路易斯安那州全面取消了体育比赛上的种族歧视。
这部电影,可以算是为有色人种争取平等待遇的过程所做的见证之一。看这样的故事,容易激起的感想是,当遭遇不公平对待时,你会怎样想?你会怎样去做?
歧视无处不在,无论是因为某种出身、某种疾病、某种与生俱来的特点,还是某种个人无力抗拒、无法选择的经历……你可以期许明天会更好,同时很重要的是,今天的世界非但不完美,简直充满了不公平与不公正。当你遇上了,是会忍气吞声,只在心里抱怨世道不公,还是一边咒骂,一边期待有人会出来改变这个环境?是会渐渐接受歧视者的观念,相信自己确实不值得被好好对待,只能小心翼翼生活,还是可以像威力神甫那样,始终坚信本质上人人平等,都值得被公平对待,并且用行动去证明“我们能行”?
威力神甫的执著坚韧,或许得益于他的信仰。信仰归根结底,是一种坚定的信念,不需要与宗教相关。你怎样信仰,便会怎样生活。只是,我们很少会去检视,自己内心相信什么。那信念会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好,还是会限制自己的发展?来自过去经验或经历的信念,今日是否仍然可用?那信念是符合人类进步的规律,还是只不过出于早期某个人群的幼稚与狂妄,于是没来由地认定一个人种比另一个人种优越,一个族群与另一个族群不得接触?
深信不疑的东西对人有巨大影响。甚至会分不清所相信的理念与现实世界的差别。人们若在并无现实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对别人的言行深觉反感甚至觉得受到威胁,那往往是因为别人威胁到了他深信的某些观念。就像电影里那位白人球队队长的父亲,仿佛儿子去跟黑人球队打场球,天就要塌了。而又有多少人会记得,应去检视并去拓展自己的信念呢?
始终记得一个关于信念的影响的老故事,“四分钟一英里”的故事。在1954年5月6日以前,人们相信,四分钟是人类跑完一英里的极限,绝对不可能在四分钟以内跑下来。在那历史性的一天,罗杰·本尼斯特(Roger Bannister)打破了四分钟的纪录,在他之前的九年里都没有人接近过这个纪录。然而,就在他成功之后的六周内,澳大利亚短跑选手约翰·伦迪(John Lundy)刷新纪录,将纪录降低了一秒。随后九年中,有将近两百人打破这个一度被认为不可逾越的障碍。
人能否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毕竟是非常量化并容易用现实来检验的信念。而每个人内心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的信念,以及在许多信念之间如何取舍或延展,却常常需要一段心路历程。是选择相信“未来可以创造”,还是相信“这个环境已经没有希望”?是相信“我永远不够好”,还是相信“我有资格也有能力去拥有想要的生活”?是相信“只要选对方向改善方法,办法总比困难多”,还是相信“我总是无能为力”?
怎样信仰,便会怎样生活。只不过,相信什么,其实随时可以重新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