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8月12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新闻

吹响青年学生科技创新集结号

——学联、学生会组织开展青年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掠影
本报记者 崔玉娟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8-12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青年学生是最具创新热情和创新潜能的社会群体。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依托“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未来杯”全国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等品牌工作,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投身创新实践,吹响了青年学生科技创新的集结号。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是根据邓小平同志的遗愿而设立的。基金设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用于奖励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大、中、小学生,迄今已评选了6届。同时,基金还资助“未来杯”全国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青年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被誉为青少年科技创新的“诺贝尔奖”,6年来打造出多名“创新明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胡铃心就是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得主,其“微小型可控扑翼飞行器”、“奇奇新概念无人直升机”、“多面手太空线缆系统”等作品,多次在国内外青少年科技大赛中获得最高荣誉。为此,美国强磊出版社在2006年专门出版画册,介绍这位小发明家的成长历程。

    近年来,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的科技创新活动在校园中蔚然成风,更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一种新时尚。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两年举办一届。

    自1989年以来,该项赛事已先后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举办过11届。从最初的19所高校发起、300多人展示的单项竞赛,发展到今天的1000多所高校参与、数百万大学生参赛的科技创新“奥林匹克”,在促进优秀青年人才成长,引导大学生投身现代化建设,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几年来,学联组织始终把促进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作为引导青年学生投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以“挑战杯”为例,通过竞赛平台,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开始关注大学生科技成果,单项作品转让成交金额的纪录不断被刷新,单届竞赛作品转让成交总金额从最初未详细统计的近千万元到突破亿元。

    2009年12月10日,在清华科技园创建15周年庆祝大会上,清华科技园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正式揭牌。该基地由清华大学团委、学生会推荐的20家大学生创业团队入驻,免费为其提供办公、研发场地及相关配套服务,同时还开设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理论课程培训。

    像清华科技园一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也建立了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园,致力于搭建面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企业孵化体系,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同时,也通过创业的倍增效应带动了大学生就业。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