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努力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
8月7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上,探讨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与国民幸福的关系成为主要议题,江阴作为中国幸福城市的样本,尤其是江阴城市幸福指数的评估引起中外学者很大的兴趣,并成为本届大会讨论的范本。
江阴市委副书记赵国权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江阴围绕人民幸福所做的工作,都是在“如何发展”上找出路,“民生倒逼转型”成为了江阴发展的根本路径。
改革开放之初,江阴人闯出了一条民营企业的技术管理、市场与外地外资企业相对接的发展路径,呈现了由集体经济为主转向集体经济、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三足鼎立的态势;从跨江联动到资本经营,创立了全国第一个跨行政区划的联动园区——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资本经营造就了全国闻名的“江阴板块”和“江阴现象”,打造了一批地方企业的“航母”。
可是,江阴的决策者们仍然感到忧虑。江阴工业经济仍以传统产业为主的现状让他们心头有一股难以名状的不安。近4000亿元的工业销售额中,纺织、机械、化工、冶金等传统产业占到近72%,其中原材料工业占到2/3,产业结构偏重成为江阴经济结构的显著特点。如果未来几年工业销售翻一番,资源消耗、污染排放也跟着翻一番,那将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呢?
赵国权说:“我理解,城市不仅是一个财富聚集、高楼林立的地理空间,更应该是一个社会和谐、文化交融、生态栖居的家园。”按照联合国《人居宣言》中所说,城市是“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健康、安全、幸福生活的地方”,“我们相信善治促进和谐,善政增进幸福”。
2006年开始,江阴市确定了“幸福江阴”建设的战略构想。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人民幸福评估发展”的主题,并制定了“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幸福江阴建设的着力点。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江阴市“以民生倒逼经济转型升级,以经济保障民生改善提升”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2010年上半年,江阴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40%,市政府还确立了用4年的时间重点打造以风电为主体的低碳产业、以车船为主体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和现代物流、生物制药等产业。与此同时,江阴市相信“一个领军性团队可以带动一个产业”,把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放在了首位,目前引进的博士、硕士等达1500人。此外,在评估的整个过程中,江阴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长效机制,把农民幸福作为幸福江阴建设的亮点,把保障人民当家做主,提升人民幸福感受,探索幸福江阴建设与基层民主建设当成最佳结合点。
2009年,江阴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1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172元,连续10年在全省县(市)中位居第一,目前江阴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已达100%,覆盖城乡、配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实现了“城保”、“农保”、被征地农民保障覆盖率三个100%,农村基本普及12年教育,其生态环境还被联合国规划署和国际公园协会评为国际花园城市。
2009年7月,江阴市统计局在全市范围内抽样选取了1200户居民开展了幸福江阴建设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江阴百姓对幸福感平均打分为87.06%,百姓对好工作、好收入、好环境、好心情、好身体的“五好”建设的满意率都在90%以上,2009年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数达到93.52%。
据了解,目前,包括北京、深圳、西安、杭州、无锡等在内的多个城市已经开始进行市民幸福指数的研究。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美国伯克利大学教授彭凯平认为,“幸福江阴”模式是在经济发展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中、在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中摸索出来的,有三方面的经验值得其他城市借鉴:一、注重老百姓对于幸福的主观感受。在江阴的评价体系中,客观指标只占权重的60%,主观指标的权重占40%,“从群众中来,以群众的好为好的标准”很有说服力。二、江阴市政府从2006年开始搞“幸福江阴”的调查,持续了5年,有恒常性,不是急功近利的政府政绩工程。三、江阴以相对开放的态度,让第三方来介入调查,并请国际学者从学术角度来进行批评,积极听取意见,这种心态值得学习。
爱伦·帕度齐说,他很赞赏江阴在促进人民生活幸福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减少贫困,提升人居生存质量,使物质生活和医疗水平能够得到提升,这往往是很多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所忽略的,而江阴把这些当成重中之重,这是值得全世界研究的城市发展范例。”他同时也提醒说,“在进行幸福评估的过程中,不宜在短时间内把规模变得更大。此外,幸福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主观的感受,在调查的时候要充分尊重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