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屯留县上村镇小南村的王向东,靠种地和运输等多种经营年收入30余万元,家门口是一望无际的漳泽湖,村里村外是绿色的树木和庄稼,家里做饭用的是液化气和电磁炉,村口市场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冬天取暖是自家安装的小锅炉,电视、网络、电话、手机一应俱全。他说,美国的农民无非也就这样,生活安逸舒心,真是赶上了好时代。
王向东的农村生活在屯留县并不稀奇,许多人家都过着与他差不多的日子。王向东说,这多亏了县里的政策好,让老百姓靠勤劳就能过上好日子。
事实的确如此,在屯留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利益机制最大限度地倾斜到了老百姓的身上。
屯留的财力近年有较大提高,在使用上首先尽量让百姓获益。县城街道宽阔了、整齐了、规范了,乡村公路硬化了、绿化了、畅通了,可县委县政府院里几处办公场所至今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平房,赶上刮风下雨屋里也会下细雨;高原上的小溪变成清澈的湖水了,居民的住房状况得到改善了(目前该县县城地标性建筑是居民住房),农民居住条件逐步现代化了,可县委书记办公室的地板至今还裂着缝,尽管用不了多少钱就可以修好。境内所有高速公路、国道、乡村道路两旁都已实现绿化全覆盖,县委县政府院里却依旧是长了几十年的杨树柳树,刮大风时还会折枝;个别官员如今愿意傍着老板干,屯留的干部却愿意下到农村帮着百姓致富,为他们的探索创造条件提供支援……
所有这些都体现着县委县政府的一个理念,要优先发展大多数百姓能够获益的方面,百姓获益了,才会进入良性循环。
有人曾评价屯留县委领导班子能力强闭着一只眼睛就能干好,可县委书记王辅刚却感到压力巨大,“民本说起来很容易,真正履行却很艰难,如何最大限度地让决策惠顾更广大的人群,不动脑筋不行、不顶压力不踩地雷也不行。”
13公里的高速公路连接线通车,按照规划两侧50米的绿化带已经完工,可有人偏偏想铲掉树木搞商业开发,找人打招呼、死磨硬缠,甚至污蔑威胁,县委县政府顶住了;县委县政府办公条件差,有人借机忽悠先盖办公大楼,县委县政府也顶住了;大学生村官建大棚需要资金和技术支持,县委县政府却动用所有力量全力扶持。
正是这点点滴滴的事情,让屯留走上快速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一个自然条件先天不足可持续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的高原小县正着力展示着自己的蓬勃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