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8月21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河南平原监狱服刑人员在学习中脱胎换骨

他们从这里走向新生

本报记者 王怡波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8-21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平原监狱服刑人员考取的部分职业资格证书。 本报记者 王怡波摄

    而立之年的李延龙事业发展很快。从监狱刑满释放3年来,李延龙干过服装车工、足疗学徒,几度尝试创业,最终从一无所有,发展到拥有一家注册资金300万元的公司。

    当见到河南省平原监狱几名警官时,刚从武汉公司总部回到郑州的李延龙快步上前,与他们一一握手:“好久不见,好想你们啊。”

    事实上,就在半年前,李延龙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河南省平原监狱,捐赠了500多册书籍。

    “我只不过是把在监狱里学到的东西,努力地运用到社会上。”在李延龙看来,自己的成功受益于监狱6年多的改造生活。在监狱里,原本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李延龙不断看书、学技术,最终表现优异,获得减刑。

    “很多人觉得监狱很神秘,其实现在的监狱正在大步阳光化。”河南省平原监狱监狱长陈松说,以平原监狱为例,李延龙不是唯一一个在这里受到良好教育、培训,出狱后获得成功的刑释人员,每年都有不少刑释人员怀着感恩之心,回监狱走走,与干警聚聚。

    一年六百本证书

    8月11日,李延龙与河南省平原监狱教育科副科长康超旭等人见面的前一天,康超旭与几名同事在郑州领了200多本职业资格证书。这些证书属于河南省平原监狱的服刑人员。

    康超旭告诉记者,2009年,河南平原监狱的3000多名服刑人员便拿到了600本左右职业资格证书,有些服刑人员早已身怀数证。“今年估计也能拿到不少于600本,这次领的200多本是今年5月考的,今年还有两次考证机会。”康超旭说。

    在平原监狱,记者看到了这批领了还没发完的证书,翻开绿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第一页盖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红章,证书的种类有维修电工、焊工和车工等。“拿着这些证书,服刑人员出狱后,很快就能找着工作,把生活安顿下来。”教育科科长卢西安说。

    要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在平原监狱甚至比在社会上方便。根据所学技术种类,服刑人员被分在十几个监区改造,除了生活、教育等后勤监区,其他十几个监区或从事服装加工、或从事机械加工。“每天实践操作,加上长期的理论学习,要考一本初级证书太简单了。”在从事机械加工的第三监区,一名服刑人员说。

    “考证”在平原监狱已经成为一种制度。2005年,平原监狱还成立了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对余刑在3年以下即将刑释的服刑人员实施集中培训让他们获得一门专业技术,并通过考试取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增强谋生就业能力。

    卢西安介绍说,平原监狱的取证率在逐年递增。2007年,平原监狱刑释人员的取证率为61.48%,2008年为90.74%,2009年为97.75%。而取证的专业也逐渐多样化,由原来的7个增加到13个。

    是监狱更是学校

    政治教研室、文化教研室、技术教研室、文化办报室……这些乍看之下是社会学校才具备的机构,在平原监狱一应俱全。在平原监狱育新学校,从小学到高中,各个年级的师资齐全、课程排满,学校的学员便是监狱服刑人员。

    8月15日上午,记者在育新学校教务处看到,一名服刑人员正在办公桌前改试卷。他告诉记者,这是刚刚考完的监狱2010年师资培训结业考试卷,通过这个考试后,服刑人员便可以走上讲台,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

    记者随便翻看了几张已经改好的卷子,题目内容从教学方法到教学计划,填空、判断、问答各种题型俱备。几张卷子中,分数最低的为87分。教育科科长卢西安告诉记者,提升教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已成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一环,此前,监狱还举办过历时一个月的服刑人员特岗特技培训班。

    对于学员来说,白天劳动学技能、晚上上课学知识,已经成了充实他们狱中生活的两大部分。与社会上的学校一样,平原监狱服刑人员按照学期制上课、测验、考试。记者在平原监狱教育科看见,一本本红皮的育新学校毕业证,记录着每一名学员的成长历程。

    平原监狱的服刑人员在白天劳动,晚上则用丰富的文化活动取代了平时的课程学习。在一份“第十八届消夏艺术节活动安排日程表”上,记者看到,从今年7月2日到8月31日,几乎每天都安排了文化活动,如红歌比赛、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演出、观看影片、“十大歌手”选拔赛等。

    8月14日下午,在新落成的能容纳3000多名服刑人员的新监舍大楼的3楼,记者看到,在一间12人共住的房间中,正在休息的服刑人员,有的正在看书,有的聚在一起聊天、打牌,有的则抱着吉他轻轻弹唱。

    该狱副监狱长于俊杰告诉记者,监狱的功能很大一部分就是教育,监狱很多时候扮演了学校的角色,这种融入生活的文化教育,不仅能够涤荡服刑人员的灵魂,还能为他们指明未来的人生方向,“服刑人员一生都会受益匪浅”。

    在监狱中“重生”

    8月14日晚,正向记者讲述服刑经历的李新军(化名),情绪有些激动,几次站起来,要给在场的平原监狱三监区监区长娄培军鞠躬。在讲述中,他反复向记者强调:“没有娄区(娄培军),就没有今天的我。”

    娄培军回忆道,2007年8月21日,他接到一个神秘的电话:“娄区,我是新军,今天我想请您和监区的警官们吃顿饭,即使有事,如果能推掉,也一定要来。为什么要请你们,来了再告诉您。”到了饭店,李新军才道出请客的缘由:“今天是我刑满释放一周年,我要感谢你们的教育之恩。”

    娄培军是平原监狱有名的技术型管理人才,各种高难度的焊接工作,到了娄培军的手上,就变得简单异常。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三监区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的服刑人员,这些服刑人员每到刑满释放时,就成了社会上各家企业的抢手人才。

    李新军就是从中获益良多的刑释人员之一。2006年,出狱后的李新军凭借着焊工证书和起重职业证书,先后在新乡、郑州等地的工厂中做技术工人。但李新军一直觉得,凭借自己出色的能力,完全可以拿与老板一样多的工资。

    最终,李新军选择创业。奋斗至今日,李新军与合伙人拥有了自己的空调配件公司,“预计一年的纯利润能达60万元”。

    但这并不是李新军感谢娄培军的最重要原因。1994年被判无期徒刑、后来减为有期徒刑19年的李新军原来在三监区的表现并不好,思想情绪经常出现波动,娄培军不厌其烦地给他做思想工作。一次李新军因病住院,娄培军一天内3次冒雨去医院看他,与他促膝谈心,被感动的李新军下决心要好好改造,学得一技之长,并争取早日出狱。

    因为肯干肯学,李新军很快便获得了减刑机会,最终,李新军共减刑5年零4个月24天,“如果不是娄区的开导,我现在还在监狱里关着,这5年多是监狱的恩赐,我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李新军说。

    记者在三监区门口的公示板上看见,上面张贴着《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若干规定问题的意见》有关规定一览表、罪犯改造积极分子的条件、获得减刑人员公示名单等文件,二十几人获得此次减刑机会。

    “减刑是很多服刑人员接受教育的动力,而一旦认真接受教育,学得一技之长,出狱后必然有所出路,重新犯罪率便能大幅降低。”平原监狱监狱长陈松说,现在的监狱可以说是许多服刑人员“重生”的平台,从这里带着技能和感恩之心回到社会。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