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8月21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法治社会
一周舆情综述

“金镜头”奖:对人性回归的一声呐喊

祝华新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8-21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挟尸要价》引争议

    8月18日,中国新闻摄影的最高荣誉“金镜头”奖颁出,获得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的作品《挟尸要价》在公众中掀起巨大的感情波澜。各大门户网站跟帖踊跃,新浪网有关“挟尸要价”的博文多达22万篇。

    去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3名大学生在长江荆州段为营救落水儿童而牺牲后,打捞公司挟尸要价,“活人不救,只捞尸体”,打捞一个尸体要价1.2万元,先交钱,后打捞,外加烟和矿泉水。此举已被警方认定“构成了敲诈勒索”。

    但对于获奖照片的拍摄瞬间,打捞船上的老渔民是否在“要价”,仍存在争议。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长指责摄影者“弄虚作假”,照片被裁剪部分还有一艘渔船,正合力“牵尸靠岸”,而不是“挟尸要价”,建议撤销该照片的获奖资格。此前《南方周末》也曾发文《大学生救人溺亡隐情调查:“挟尸要价”另有其人,“见死不救”渔民被冤》,指出真正的要价者是打捞公司业务经理陈波。但摄影作者张轶和《挟尸要价》的首发媒体《华商报》记者坚称细节无误。

    无论如何,英雄大学生方招大半个身子浸泡在水底,像一条大鱼般被渔民用绳子拖拽着,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中国人的心。新闻跟帖称:照片击穿了社会道德的底线,“简直使我崩溃”,“目不忍视,心在颤抖”。网易永州网友叹息:“用绳子牵尸这幅场面,只能在最富争议、最变态、最恐怖甚至最反人类的虚构的影视戏剧作品中才能看到,没想到,这是纪实作品!”江苏网友说:这哪里是“金镜头”,明明是黑镜头啊,我愤怒!我诅咒!我更想哭……

    获奖照片正在网上挑起“一场道德的论战”。天涯社区“王大麻子”发帖,批评“残忍的摄影,残忍的评委”,无论是对观看者,还是对牺牲的英雄及其家人,还有幸存的英雄的同伴、同学,都是残忍的。

    但更多的网民敬佩评委会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天涯网友跟帖说:“就像撕开黑幕的光,虽然刺眼,却能照亮这片土地!很多在黑暗中的东西,害怕这光!”网易网友伤怀:“我们曾有过合数省之力抢救普通农民工的感人事例(为了61个阶级兄弟),你永远都想不到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知名博主易艳刚的博客写道:记者拍下“挟尸要价”这一幕的瞬间,也记录了中国在社会转型期的一个侧面,即传统的社会道德伦理在扬弃的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断裂”。长治网友“小杨同志”痛惜地写道:“大学生永远都是单纯的,他们有年轻人的理想与信念,看看那只用绳索吊着的手,我就想流泪。我一直在想这个社会,是不是已经不再适合当好人了?种种事实一再表白,在关键时刻,还是明哲保身为好。”

    人民网强国论坛网友程明盛认为:反对照片获奖的声音应该给予尊重,但反对意见并不足以抵消《挟尸要价》的社会价值。“摄影界送给《挟尸要价》的掌声,是对人性冷漠者最严厉的道德挞伐,向社会发出了人性回归的呐喊,是物欲横流、人性扭曲的中国的一次道德救赎。”网友主张,对挟尸要价“讨伐不彻底”,对见义勇为“赞美无意义”。荆楚网发表评论称:“挟尸要价”从表面看展示的是捞尸公司的丑恶,背后则反映了政府的失责;“国家是公民的庇护所,发生挟尸要价这种丑闻,地方政府难咎其责。”

    盟盟,收到大学通知书了

    开封女生李盟盟高考分数566分,过了一本录取线,却因为志愿申请表被县招生办微机员锁进抽屉,忘了上传,因而无法被任何高校录取。

    李盟盟家境贫寒,为了支持她念书,父亲打工摔断了腿,弟弟妹妹也出去打工。而她为了上好一点的大学,已经复读一年,不忍再拖累家人。很多网友同情她的遭遇,不约而同在微博客打上了“我要上大学”的标签。仅新浪微博,关心李盟盟的帖子过万。

    招生办李姓直接责任人已被行政记大过并调离工作岗位。他到天涯社区发帖称连死的心都有了,向考生及家长表示内疚和歉意。网易上海闵行网友质问:“农民的孩子考个好分数多不容易啊,你们怎么对得起人民的信任?”网易韶关网友建议,此事应以“渎职罪”立案查处。宿迁网友提出,还应追究当地教育局负责人的责任。

    8月20日,网友“当年第一”在天涯社区开贴,号召网友共同努力,“保持队形”,一起呼吁和见证有关部门能体察民意,把李盟盟特招进入高校。自称“从山沟里走出来”的网友“西北雄鹰”寄语“盟盟同学”:“对于我们而言,上大学、‘鲤鱼跃龙门’是唯一的出路,你的心情我感同身受。请你相信,在众网友的关注下,你的事情定会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的。”

    据河南省招办最新消息,李盟盟已于20日下午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录取。

    拆迁暴富与拆迁暴力

    日前,广州天河区新塘城中村的村民因为拆迁,身价均将轻松过百万,最多一户可回迁约5000平方米,估价超过5000万元。这篇新闻引起网民热议。近年来在社会分配不公加剧、楼市降价遥遥无期的背景下,“拆迁暴富”的神话“如同公众伤口上白晃晃的盐巴,直叫人痛彻心扉”。网易安徽网友叹息:“我算了下,工作30年所有收入加起来就百来万,真的不想干了。”

    “拆迁暴富”和唐福珍自焚案那样的拆迁暴力并存,从截然不同的角度刺激网民的眼球。社会学家周孝正分析:“这说明政府在依法执政方面存在一些弊端,尤其在拆迁补偿上缺乏全国的科学统筹。”网易济南网友感叹:都是农民,有的因拆迁就变富翁,有的饭都吃不上;都是拥有土地,就是地理位置不同,盖楼的地方就富,种地的地方就穷;土地是全民的,要尽量平衡啊!废止旧的拆迁条例已成主流民意,而新的土地征收条例千呼万唤不出来。

    广州天河网友说:对于失地农民来说,给足拆迁补偿并不能一劳永逸,“没技能的农民,没了土地就是失业!老的只有讨饭,年轻的只有做搬运工!”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希望政府为失地农民作出更多的努力。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