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个起点
即将离别,心中恋恋不舍,在中青报挂职的这三个月将会成为我永久的记忆。三个月来,中青报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磨砺了思想。
以前也常看中青报,但对它的认识却只停留在文字上,觉得它是一份很好看的报纸,却称不出其重量。来到报社后,首先参观了报社的报纸长廊,深刻的文字和会说话的图片让我了解了中青报成长的点点滴滴。力量坚实是我当时最深刻的感受。后来相继参加的报社例会、部门业务研讨会、跟老师外出采访以及在老师的指导下编辑版面,让我对中青报的认识更加立体。中青报作为团中央的机关报,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宗旨,有着与青年和青春一起跳动的脉搏,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对青年的关心引导、对青年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对时代精神的锻造。同时,它极具政治性和全局性,能让读者领略到高度和深度,进而理性思考。特别是中青报人用敬业和责任心打造出的独特视角和深厚文字功底,让一篇篇报道充满了正义、激昂、温暖、感动和力量,我被深深地感染着。在挂职期间,对中青报的深度阅读让我受益匪浅,我深切地体会到它是青年成长的精神食粮,不仅要读好,还要用好。
挂职期间,有幸参加了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举办的“当前经济形势”座谈会和2010年全国钢铁行业青年工作年会,聆听了团中央领导的讲话。在真诚的话语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团中央领导对青年企业家的关心、对企业青年的爱护和对青年工作的责任心。参会人员的激情,使我对共青团工作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对团干部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新的认识。
来到报社后,对新闻和新闻人更加敬重,读懂了一篇优秀报道所凝聚的无数人的心血。定选题、采访、成稿、定稿、编辑、修改、印发,每一道工序都是在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进行的,推敲、斟酌、打磨,都是责任心的表现。在部门评报会上,大家真实地交流对稿件的感知和看法,如何梳理写作思路、如何整合相关素材、如何把专业知识灵活地与实践结合——这些心得促进了我对宣传工作的深入思考。
电话里的叮嘱、名片的印制、饭卡的办理等一系列周到的安排,让我感觉到了中青报的热情与真诚。特别是挂职部门的领导,像对麾下的“亲”记者一样对待我们,专业问题的耐心解答、思想上的积极引导、生活中的亲切关怀,让我们感动。这种老师般、朋友般的情谊,让我心存感激。三个月来,一同挂职的同仁在业务和生活上的真诚帮助、在“唇枪舌剑”的友善交锋中结下的纯粹珍贵的挂职情谊,足以让我铭记一生……
中青报教会了我理性的思考方式,给了我对工作、对业务、对人生道理的新见解,这里还有我的新老师、新朋友和我成长的新足迹,这里是个起点。
(作者系内蒙古包钢集团废钢分公司团委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