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8月27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青年话题

建大桥,不只是到江上盖块板

文晖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8-27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8月26日,武汉长江上的第八座桥梁——鹦鹉洲长江大桥开工,工程全长约7.8公里,总投资40亿元,全程采用高架,预计2015年之前建成通车。据称,鹦鹉洲大桥将使武汉内环线南移外扩,同时缓解长江大桥重负成为内环线新的组成部分,随之武昌和汉阳更多的土地价值必然升高。(《武汉晚报》8月26日)

    江城武汉,三镇鼎立于长江、汉水之畔,于是,就免不了要建桥。武汉离不开桥,就连武汉人的名字中叫建桥的也非常多。如今仅在长江上就将建8座桥梁,而武汉也因此赢得了建桥之都的美誉。近些年,武汉的桥已经越建越多,依笔者有限的阅历,滨江城市中最热衷于建桥,且建桥最多的城市,恐怕无有出武汉其右者。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桥建的多、建的好,对于城市和市民,总归是一件好事。不过,大桥因质量问题经常性维修,因不堪重负频繁单双号限行,大桥收费过高,大桥在非机动车和行人过江方面的制约,常常又使不少市民顿生“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桥堑”之感叹。

    从现代的技术看来,建桥只当在江上盖块板而已。武汉在长江上建桥达8座之多,大有越建越起劲的势头。如今,只要有资金,就会见证速度、桥梁艺术,就会有宏伟的蓝图变成雄伟的桥梁奇葩,甚至还有城市经营者们渴望看到的地块升值、房市高企的奇迹呈现。

    桥建得多了,是否真的经济、通畅,尤其是否便民,则未必都是肯定的答案。建一座大桥,动辄数十亿的资金投入,这些桥从性质上看,商业性大于便民性。其作为商业桥,显然是:建了桥,总是要还的。最终贷款修桥、收费还贷,羊毛还要出在羊身上。比如,不久前,武汉召开听证会,顺利使过桥费达涨幅1.5倍的决策出台,就激起了舆论的涟漪。有网民甚至于大胆提出征集20万私家车主买断长江二桥的设想。看来,对于市民来说,有时建桥就意味着沉重的负担。我有时不免要想,既然大家都享受到了桥的恩泽,政府除了从市民身上找钱外,还能否考虑从大桥沿线地块升值,楼盘、商圈红利中寻找建桥费用更合适的补偿渠道呢?

    更为重要的是,桥建了这么多,为什么还是行路难、过江难?滨江依海的城市,人口规模和地理特征与武汉相类似的城市多的是,而在建桥方面最为起劲却又最为拥堵的,恐怕非武汉莫属了。香港无论是从人口密度、车辆保有量、城市人口流动性来看,都非武汉能望其项背,但在九龙与香港岛之间,也就那么几条隧道而已。我不是桥梁方面的专家,不知道香港建桥到底有什么制约和禁忌,但是香港交通的经验至少让我们看到,水本身并不是一个交通包袱,水可阻隔人,亦可方便人。而一味热衷建桥,教训也许恰恰在于,桥也并非是万能的,桥可成通途,亦可成桥堑。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