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9月1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冰点周刊

大学氛围不存 大学精神焉附

徐百柯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9-01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进入9月了,大学新学期又要开始,新生要入学。但愿他们度过当得起“大学”二字的4年。

    比尔·盖茨日前发表言论,预测教育的未来,认为互联网将成为人们学习的场所,取代学院与大学。“5年之后,你将能在互联网上免费地获取世界上最好的课程,比任何一所大学提供的课程都要好。”他说。

    没错,美国名校的网络公开课近来在中国年轻网民中大热。单就技术发展和知识形态演进而言,盖茨的观点值得参考。但就现实尤其是中国高校的现状来看,且慢,这分乐观尚须分析。

    课程优劣先不论。把大学与课程等同起来,或者说,把大学简化为仅仅是提供课程,是一种很值得警惕的倾向。

    对于这些年来各地高校跑马圈地建新校区的冲动,批评声浪不小,尤其以引用梅贻琦的大楼与大师之论最具代表性。实际上,这种圈地运动对大学真谛的伤害,还不止于此。不少高校把本科教学完全搬到新校区,也就是说,4年读下来,学生完全是在与本校传统无关的一个环境中度过的。而新校区的内在逻辑意味着,提供教学和住宿的场所,提供课程,然后完事——这就是大学了。

    这就是大学吗?大学的本质之一在于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同学之间的交流、思想个体之间的交流、个体与城市环境之间的交流,等等。这些交流,仅以课程是远远涵盖不了的。这其实是一种弥散性的氛围。大学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源于这种氛围。大学对人的塑造和熏陶,得益于这种氛围,常常超过得益于具体的专业课程。

    以此标准衡量新校区,它们往往位于市郊,孤零零新建在划拨或低价购得的土地上,脱离本校的原有环境——对于历史渊源深厚的大学而言,老校区里有精神地标,象征着某种值得珍视的传统;即便新晋高校,大多也与周边城市环境根脉交融——个体与环境的交流,是谈不上的。并且,教师,尤其是有影响力的名师,一般不会住在新校区,有课时来,课后便走,那种人们向往的、能提供指引性和感召力的师生交流,几乎是句空话。

    有媒体刚刚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厦门大学学生钱小敏头两年就读于漳州校区,尽管这里洋溢着现代气息,但学生们总觉得“不带劲儿”,“大学城把一部分学生孤立了,没有老师,没有师哥师姐,不能接触到丰富的社会”,甚至有教师称其为“漳州监狱”。两年后,钱小敏搬到了本部,厦门大学老校区“透着一种说不出的文化氛围和气场”,她这才醒悟,“大学校园就应该是这样的”。

    上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曾一度把文科大一新生安排到位于郊区的昌平校区。那几年中,每届学生普遍的反映是,读了一遍“高四”,根本摸不着燕园的脉搏。如今,对于很多大学的新校区而言,学生们不啻是在读“高四”、“高五”、“高六”、“高七”——这简直就是大学求学经历的平庸化,乃至大学精神的矮化。

    上4年大学,一旦被简化为上4年大学的课,大学的价值也就被抹去了大半。现实恰恰是这样:对于那么多大学的那么多新校区的那么多年轻人而言,有时我们不得不悲哀地承认,所谓心性的滋养,所谓人格的提升,奢望而已,那不过是课程流水线上的另外4年。

    课程当然重要,当然是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但必须警惕把课程与大学本身割裂开来的倾向——所谓新校区,正是这种倾向最恶劣的代表之一。务实地说,如果大学酝酿不出、积淀不下某种氛围,它根本就产生不了好的课程。

    光鲜的新校区,实在是中国大学的误区。

    然而类似的畸形逻辑还在继续上演。上海刚刚放出风声,正筹建纽约大学分校,预计将于2012年开始招生,据说这将开美国高校在中国设分校的先河。

    “上海纽约大学”,这多像一个怪胎,它究竟是“上海大学”呢,还是“纽约大学”?重金打造硬件,再照搬课程,上海就能纽约吗——这未免把“大学”二字看扁了。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