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见坤事件”报道中的善意与期待
孙见坤一家和复旦大学招生办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遗憾的是,记者尝试了多个渠道,始终未能得到陕西省招办的回应。记者随即采访了此事的知情人士,通过他人转述获知了省招办的主要顾虑——坦率地说,这种顾虑在编辑部内部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认同,所以报道中对此进行了尽量详细的呈现。也正因为如此,报道中非常明确地写道:真正的“不拘一格降人才”,要由大学的公信力、教授的清誉等给予保障,这样才能让大学在拥有充分的自由度之外,公平、公正地进行独立自主的招生录取。
报道刊发后,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丁光宏通过媒体表示,“个别媒体对孙见坤录取事件的报道不实,向社会传播了不准确的信息”。我们理解复旦的苦衷及丁主任本人可能承受的压力——采访中丁就曾表示,目前压力很大,希望媒体不要再报道了——但采访的事实必须还原,以供读者参考——
8月19日,记者采访了复旦参与招生的两位老师,他们分别说明了学校的自主招生程序,明确表示有8位教授建议破格录取孙见坤。20日,丁光宏主任接受采访时,向记者确认了存在一封签名信,上面有8位教授的签名。这是因为对于破格录取,复旦的内部审议有特定的程序,这封信是程序的一部分。
我们在报道中对此的表述为:教授们“联合签署了一封请愿书”。将采访对象确认的签名信表述为请愿书,作为责任编辑,我承认确有不妥,在此向读者致歉。但这样一份8位教授联名签署的文本,根据记者对丁光宏的采访,当无疑义。
至于丁主任强调的复旦教授“从未称赞孙见坤是国学天才或者奇才”,报道中的表述非常明确,复旦教授的评价是什么、北师大教授的评价是什么、孙见坤的老校长、班主任及同学的评价是什么,并无混淆之处。
编辑和记者都认同一点,我们不能自行对孙见坤的国学水平进行判断,而只能依据有资质之人的评价。复旦8位教授的推荐,可视做对孙见坤才华的一个较为权威的评判。至今,尽管议论纷纭,我们仍坚持认为,尚无对此评判的颠覆性意见出现。
当然,认可这一评判并不意味着抛弃客观的立场。从标题到正文,对“天才”这一表述,我们都进行了加引号处理——这是一种明确的编辑语言。
从根本上说,我们希望表达一种善意:我们可以对复旦8位教授的学识与眼光给予信任,我们也应当对人才选拔机制的突破给予期待。偏激的质疑和粗暴的否定,并无多少价值。
丁光宏主任的结论是,媒体的不实报道将一桩符合程序的正常自主招生事件扭曲成了“国学天才遭到制度扼杀的悲剧”。实际上,报道充分表现了这一事件的“符合程序”之处,并没有“扭曲”。我们希望进一步揭示的是,这样的“正常”,是否表征着其背后的一整套机制有不正常、不完善、不理想之处?这当然不是一场“悲剧”,这本应是一出“正剧”。
遗憾的是,报道刊出后,有质量的严肃的讨论中,也夹杂着一些偏激近乎谩骂式的声响。对孙见坤个案、高校自主招生乃至新闻报道实践的讨论,若被这样的声响所绑架,恐不值得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