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美景共生
这次重游九寨沟,出发前有些犹豫。我不太愿意故地重游,倒不是怕感怀时光飞逝,物是人非,主要是怕看见那些人间美景被人为破坏和过度开发后的惨状。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还好,重游九寨沟让我感到安慰。九寨沟虽然已名声在外,游人如织,却秀色依旧。而对旅游者来说方便了许多:有了机场,道路顺畅,沟内可乘坐绿色观光车或走栈道,绝不会迷路(同时,也有效地把游客限制在固定线路上,对景区保护有利),服务设施比较完善,指示牌清晰……晚上无景可看,也不必早早睡觉了:九寨沟口已发展成一个繁荣的小镇。可以去参加藏家宴会和篝火晚会,还可以去看那些名声在外的演出。
自然的美景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历史古迹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后人无论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还是吃“祖宗饭”都无可厚非,关键是这碗饭怎么吃。是一口气吃尽所有家底,还是细水长流?这是所有旅游目的地必须思考的问题。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向当地人民学习。九寨沟这样的美景在地球上存在了亿万年,而当地的藏族人民在九寨沟生活了千百年。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和美景共生、共存。正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为我们保留了这一块净土。在自然遗产的保护上,他们有足够的发言权,也应该成为保护工作的主体之一。事实上,有美景留存的地方,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当地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而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游客,又何尝不需要学习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之心。一片土地,究竟是产生经济利益的载体,是游乐猎奇的所在,是生我养我的故土,抑或是至高无上的神灵?她在你心中的位置不同,你对她的态度与作为也会不同。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你可以千方百计榨取利润;作为来消遣的外来者,你可以“消费”这片土地上的美景与风情。但短视与功利,任性与放纵,无知与贪婪都足以在短时间内摧毁那些亿万年间形成的美景。
当然,现代文明的成果对于自然遗产也并非全是负面影响。如果我们能把科学、理性的态度与手段真正运用在遗产保护上,效果自然也会不同。我们很难做到不干预自然,但一定要把对自然的干预限制在最小范围。美景首先属于大自然,也属于那里所有的生物物种。人类的欲望真是无限,而欲望的扩张,往往会以其他生物物种的减少乃至灭绝为代价。在自然遗产的保护上,人类的欲望恐怕应该是最后需要考虑的需求。
美景只有在爱护下才能留存。如果我们真想让那些美景长存,就需要牺牲一些经济利益、舒适与方便。可这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所以才有开发与保护之间总也纠结不清的悖论。我认为我们要做“理性的地球人”,抛开狭隘的旅游消费观,收敛在都市生活中养成的放纵和懒惰,怀着一颗虔诚敬畏的心,去面对那些美景。那些美景不是花钱买来的消费对象,也不是摄入相机用于炫耀的“战利品”。她们矗立在那里亿万年了,作为后来者,即便不用为打扰她们的宁静而道歉,至少要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美景共生。